更多資訊
|
哪些因素可以改善接受ICI治療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时间:2023-12-08 作者:海得康醫學顧問咨詢電話:4000019769 阅读 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帶來的生存獲益在接受一線治療、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率(NLR)較低且無激素使用史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中更為明顯初步治療后,建議最近的一項研究。 一組研究人員進行了這項回顧性研究,以檢查2018年-2020年在中國某醫院診斷為晚期NSCLC的111名患者的病史。 腺癌(n=69)、鱗狀細胞癌(n=28)和其他類型肺癌(n=14)的入組患者接受了程序性死亡配體(PD-1)抑制劑。根據治療方案,它們根據以下治療組進行分類:PD-1抑制劑、PD-1抑制劑加化療以及PD-1抑制劑聯合化療和血管生成抑制劑。 研究人員收集了所有患者的一般臨床數據,并使用Kaplan-Meier分析估計了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總生存期(OS)。他們還進行了單變量和多變量Cox回歸分析,以探索與治療后PFS和OS相關的預后因素。 在接受ICI治療的患者中,6例完全緩解,33例部分緩解,55例穩定,17例進展。就客觀緩解率(ORR)而言,三組間未觀察到顯著差異。然而,接受一線治療的患者在亞組分析中的ORR為46.7%。這明顯高于其他治療組(p=0.014)。 在多變量Cox回歸分析中,免疫治療后的PFS與以下因素獨立相關:激素使用史(風險比[HR],1.593;p=0.033)、二線或進一步治療(HR,2.871;p<0.001)和高NLR(HR,1.498;p=0.045)。激素使用史(HR,1.518;p=0.015)和高NLR(HR,3.053;p=0.001)也可獨立預測治療后的OS。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400-001-9769,海得康官網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醫藥信息內容僅供參考,具體疾病治療和用藥請咨詢醫生評估,海得康不承擔任何責任。本站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