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資訊
|
肺癌手術前后應該注意事項和后續用藥时间:2017-06-19 作者:AZD9291【转载】 肺癌的首選治療方式是手術。目前臨床上采用的手術方式有開胸手術,需要充分暴露胸腔結構,另外一種為新興的微創手術,又叫電視輔助胸腔鏡手術,只需小切口即可完成。接受肺癌手術需要注意這些問題: 1、肺癌患者術前需做何種準備? 肺癌患者術前經過影像及病理明確肺癌的臨床分期可以手術,需要進行胸科手術相關的術前準備,包括:詳細詢問病史了解全身健康狀,全身體格檢查,血液學檢查,包括血象、肝腎功能,病毒學指標、凝血功能。 胸部以外其他部位影像學檢查,超聲,心、肺功能檢查,以排除其他部位疾病情況及判斷手術可行性。 呼吸功能檢查用以確認您的余肺是否能夠代償。仔細的心臟檢查以確認你的心臟能否承受手術的打擊。 并進行術前呼吸功能鍛煉,立即停止吸煙并于術前至少達到戒煙2_3周。術前晚10時禁飲食,去手術室前摘除所有的首飾、隱形眼鏡、假牙假發等。 2、肺癌手術后還需要哪些治療? 不同分期的肺癌術后所需要的治療不同。 對于非小細胞肺癌,I期無危險因素的患者,定期復查,進行康復訓練即可,有高危因素的需要行輔助化療,II期肺癌術后常規行輔助化療,III期肺癌需行化療及放療。或者做基因檢測,指導使用靶向藥物。 小細胞肺癌,患者的分期非常早,如肺癌是僅局限于肺內的一個小結節,可行手術治療,術后的患者還需要進行化療,聯合或不聯合放射治療。 3、術后如何進行護理? 肺癌術后轉入病房,需行生命體征的監測,包括血壓、心率、體溫、呼吸頻率及液體出入量。 其他護理措施: 靜脈輸液,一般在24h內輸液量不可超過1500--2000ml。 術后回到病房 4小時后患者即可經口飲水 ,1--2 天內恢復正常飲食 ,靜脈輸液管視情況保留幾天直至正常飲食 。 管道及引流,胸腔引流管,術后由胸腔中引出 1--2 條管子用以引流胸內積血和積氣,直至余肺充分膨脹,肺斷面愈合不漏氣為止,約 2--5 天不等;部分患者有胃腸減壓管,一般在腸道功能恢復,肛門排氣后即可拔除。 患者體位,患者全身麻醉清醒前,應去枕平臥,頭側向一邊,及時吸出口腔或呼吸道分泌物,以防吸入性肺炎發生,清醒后一般需行高半坐位以利于引流。 疼痛處理。麻醉作用消失后,切口受到刺激時會感到疼痛。疼痛會影像患者肺功能鍛煉,從而影響恢復,甚至會導致并發癥產生,如患者呼吸表淺,導致分泌物無法排除,可以通過口服或靜脈使用一些鎮痛藥來控制疼痛。 活動,如果術后鎮痛效果好,原則上應盡早開始活動,早期在床上進行深呼吸鍛煉,痰多者,鍛煉咳嗽排痰,四肢活動防止下肢血栓。 切口護理,術后切口定期換藥,一般7--9天可拆線。 4、術后如何調整飲食及進行康復鍛煉? 肺癌患者術后1--2 天內即恢復正常飲食,從流質飲食開始,無明顯不適反應時,再過渡到半流食、普食。 肺癌術后飲食還應注意各種營養平衡,忌腥臊油膩食物,禁忌辛辣和煙、酒等刺激性食物,以利于術后機體的康復。 肺癌患者康復訓練應盡早開始,早期在床上進行深呼吸鍛煉,痰多者,鍛煉咳嗽排痰,四肢活動防止下肢血栓。 術后第2天開始家屬協助患者進行患者上肢進行彎曲、上舉等動作,自后逐漸增加活動幅度,以防止患側上肢肌肉強直,日后發生肢體活動受限。術后患者應長期堅持鍛煉身體,步行是改善心肺功能的一個非常好的鍛煉方式。 5、肺癌有哪些靶向藥物可以用? 靶向藥物需要根據基因檢測的結果進行選擇: EGFR突變: 一代藥物:易瑞沙、特羅凱、凱美納。 二代藥物:阿法替尼。 三代藥物:奧希替尼(AZD9291) ALK突變、CMET擴增:克唑替尼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如丙肝新藥印度吉三代、肝癌新藥印度多吉美、廣譜抗癌藥PD-1、PD-L1、肺癌奧希替尼AZD9291等,幫助國內患者選擇更新更有效的治療藥物和手段,更多藥品信息及購藥渠道,詳詢:400-001-9763,010-67385800,微信:headkonhdk m.jwxr.com.c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