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資訊
|
PD1被稱之為神藥,所有的肺癌患者都能用嗎?时间:2017-06-08 作者:pd1【转载】 免疫治療 從2014年至今,美國FDA已經(jīng)批準了5種PD-1/PD-L1抗體藥物上市,遍布惡性黑色素瘤、肺癌、腎癌、膀胱癌、頭頸部腫瘤等多個病種。 一時間,免疫治療成了腫瘤治療領域最引人注目的治療方法,免疫治療確實為患者帶來了切切實實的新希望,許多患者把免疫治療當成救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是我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肺癌并不可怕,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科學治療,不能盲目跟風。尤其是要提醒大家一點:PD-1/PD-L1抗體畢竟不是神藥,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適用。 哪類患者對免疫治療的效果良好? 1、曾接受過放療的患者 研究證明,那些使用Keytruda(PD-1免疫治療使用的一種藥物)前接受過任何的放射治療的患者,相比那些沒接受放療的患者,疾病進展風險可降低44%,死亡風險降低42%。這些抗腫瘤效果更明顯地體現(xiàn)在接受顱外放射的患者身上。 全球著名的Lancet Onco雜志近期發(fā)表了KEYNOTE-001試驗的后續(xù)研究報道,結果發(fā)現(xiàn),接受過放療后繼續(xù)使用Keytruda的患者疾病無進展時間和總生存時間都是那些未接受過放療直接使用Keytruda的患者的兩倍! 此外,是否接受過頭部放療十分重要,接受過頭部放療的患者有著更高的疾病無進展時間和總生存時間。 小編解讀:腦轉(zhuǎn)移曾經(jīng)是最致命的病情進展標志,現(xiàn)在的放療和免疫可以獲得比沒有轉(zhuǎn)移更好的效果,點贊! 2、PD-L1表達水平≥50% 2016年10月25日默沙東宣布,F(xiàn)DA批準Keytruda(pembrolizumab)用于一線治療PD-L1表達水平≥50%且沒有EGFR或ALK基因突變的轉(zhuǎn)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用法為固定劑量200mg每3周1次,直至疾病進展、出現(xiàn)不可耐受毒性或24個月疾病無進展。 研究表明,在未經(jīng)選擇的患者中,Keytruda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客觀反映率為20%,但是在PD-L1表達水平≥50%的患者群體中,客觀反映率可達到45%。 3、有吸煙史 最新的一系列臨床實驗和生物學研究表明:有吸煙史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使用PD-1抗體類藥物的療效或許比沒有吸煙史的患者更加明顯。 一項臨床試驗表明:對有吸煙史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來說,有效率更高。有吸煙史患者的客觀緩解率達到46%(65位患者中30位有效),而無吸煙史的患者客觀緩解率僅為27%(11位患者中3位有效)。 研究稱,這是因為吸煙患者的癌細胞突變率較未吸煙患者高。而癌細胞高突變的患者一般來講療效更好一些。 小編解讀:不是說吸煙的人療效好,是因為吸煙造成了人體基因變異更多,事實上,如果不吸煙,很多的病人本可以不成為病人!再者不吸煙人群的靶點突變的概率比吸煙人群高的多。 二、哪類患者對免疫治療的效果一般? 基因突變、靶向藥耐藥 對于有基因突變的晚期肺癌患者來說,靶向藥耐藥之后,再使用PD-1抗體藥物,效果比沒有基因突變的患者來的要差一些。 既然PD1對于靶向藥耐藥后治療效果不理想,那么靶向藥耐藥后除了PD1這條路,還有哪些治療方案可供參考? 1、比如EGFR突變患者服用靶向藥后出現(xiàn)耐藥,50%~60%是因為再次發(fā)生基因突變,這種突變?yōu)門790M突變,此時患者用第三代靶向藥物效果是非常好的。 2、還有10%的患者發(fā)生耐藥是因為C-MET基因擴增,這時建議繼續(xù)使用原來的靶向藥物,再加上MET抑制劑。 3、第三代靶向藥耐藥后,目前標準的方案是回到化療。但患者可重新做基因檢測看是否能回到一代靶向藥繼續(xù)治療。包括化療后也是可重新做檢測,看是否有機會繼續(xù)回到靶向治療。 4、目前針對第三代靶向藥的耐藥機制,已經(jīng)在做第四代的靶向藥的研究。 此外,還有一些患者會出現(xiàn)病理轉(zhuǎn)化,比如由原來的非小細胞肺癌轉(zhuǎn)化成小細胞肺癌,這時就需要按小細胞肺癌的方案進行治療。 隨著科學的進步,醫(yī)療水平的發(fā)展,相信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新藥、新療法將被研究出來,造福更多患者。就目前免疫療法而言,也正在研究PD1聯(lián)合化療的治療效果,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海得康發(fā)掘國際新藥動態(tài),為國內(nèi)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如丙肝新藥印度吉三代、肝癌新藥印度多吉美、廣譜抗癌藥PD-1、PD-L1、肺癌奧希替尼AZD9291等,幫助國內(nèi)患者選擇更新更有效的治療藥物和手段,更多藥品信息及購藥渠道,詳詢:400-001-9763,010-67385800,微信:headkonhdk m.jwxr.com.c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