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資訊
|
肝臟健康自測 | 肝硬化患者的健康飲食原則肝硬化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慢性肝病,導致肝硬化的病因有很多,可以是一種或多種原因引起的肝臟損害,長期沒有經過檢查和治療導致的肝硬化。肝硬化如果不及時治療,很可能會慢慢發展成肝癌,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為了避免肝癌的發生,我們需要做好預防。 在日常生活中,飲食不當可能加重病情,而合理安排飲食可以增進食欲,改善消化功能,控制病情發展,增加機體抵抗力,并促進肝細胞修復以及肝功能恢復。因此肝硬化患者及家屬應牢記以下幾個飲食原則: 1.合理食用蛋白質 肝臟是全身重要功能蛋白的合成的場所。當存在肝硬化時,肝臟就不能很好地合成蛋白質了,于是人體可能會發生凝血異常、浮腫及腹水等情況。肝硬化患者應食用優質蛋白,如魚蝦、瘦肉等,以補充營養,提高白蛋白水平,但也需謹防蛋白質攝入過量誘發肝性腦病。對于已經存在肝性腦病的患者,建議低蛋白飲食,首推少量植物蛋白如豆腐等,因為過量的蛋白可在腸道內產生冗余的氨,加重肝性腦病。 2.食用適量的脂肪 有的肝硬化患者因胰腺功能不全、膽鹽分泌減少、淋巴管或肝門充血等原因出現脂肪痢,對脂肪吸收不良,當出現上述癥狀時,應控制脂肪量,但如果患者沒有上述癥狀,并能適應食物中的脂肪,為了增加營養、減少蛋白質分解,脂肪不易限制過嚴。值得注意的是,油炸類食品不易消化,容易引起脂肪肝,而且反復煎炸的食物油中有致癌物質,不利于預防肝癌,因此肝硬化患者應選擇合理的脂肪來源,盡量避免油炸食品。 3.合理食用糖類、淀粉類 在日常餐飲的米和面中已含足夠的葡萄糖,且由于肝病患者糖代謝發生紊亂,高糖飲食會使血糖升高、多余的糖會轉變成脂肪而儲存在肝細胞中,形成脂肪肝,因此肝硬化患者忌高糖飲食。但肝硬化伴營養不良的患者需要補充適量的碳水化合物以減少蛋白質分解,可選擇睡前加餐,攝入適量的糖類或淀粉類,以增加營養。 4.多吃含鋅、鎂的食物 肝硬化患者普遍血鋅水平較低,尿鋅排出量增加,肝細胞內含鋅量也降低,當飲酒時,血鋅量會繼續降低,因此應嚴禁飲酒,并適當食用瘦豬肉、牛肉、蛋類、魚類等含鋅量較多的食物。為了防止鎂離子的缺乏,應多食用綠葉蔬菜、豌豆、乳制品和谷類等食物。 5.補充維生素C 維生素C直接參與肝臟代謝,促進肝糖原形成。增加體內維生素C濃度,可以保護肝細胞的抵抗力及促進肝細胞再生。腹水中維生素C的濃度與血液中含量相等,故在腹水時應補充大量的維生素C。但需注意,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患者吃水果時應剝皮或榨成汁飲用。 另外,肝硬化患者如無腹水則不必特別限鹽限水,若已經出現腹水則應低鹽飲食,輕度腹水者每日吃鹽不應超過5克,重度腹水或下肢水腫嚴重患者每日吃鹽不應超過1克。 特別提示:肝硬化患者飲食宜細軟,如果已經出現中度、重度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應避免食用粗糙或堅硬的食物以防曲張靜脈破裂出血。此時,應禁用冬筍、果仁、油炸食品,并提倡用餐少量多次、細嚼慢咽。 下面,大家可以進行下肝臟健康自測,來看看你肝臟的健康程度。 如果通過上述的自我檢測發現,出現類似的癥狀,一定要及時檢查確診,避免肝病的發生。肝硬化患者更要注意,積極治療的同時合理搭配飲食,防止繼續惡化。另外,肝硬化如果早期發現是可以通過治療恢復的,患者朋友一定不要自己嚇自己,更不要放棄治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