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資訊
|
帕博利珠單抗治療結直腸癌療效是化療的2倍!时间:2020-07-09 作者:海得康海外新特藥資訊 阅读 2020年6月29日,美國FDA批準K藥(帕博利珠單抗)一線治療不可切除或轉移性微衛星不穩定性高(MSI-H)或錯配修復缺陷(dMMR)結直腸癌。 K藥之所以能獲批治療結直腸癌,是因為它在臨床試驗中的療效比化療更強。該臨床試驗招募了307名此前未經治療的不可切除或轉移性MSI-H或dMMR結直腸癌患者,平均分成2組,一組接受K藥治療,每3周一次,每次200mg;另一組接受化療,化療方案包括: (1)mFOLFOX6(奧沙利鉑、亞葉酸鈣和氟尿嘧啶)或mFOLFOX6聯合貝伐珠單抗或西妥昔單抗。 (2)FOLFIRI(伊立替康、亞葉酸鈣和氟尿嘧啶)或FOLFIRI聯合貝伐珠單抗或西妥昔單抗。 K藥組和化療組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對比為:16.5個月 VS 8.2個月,K藥是化療的2倍! 客觀緩解率對比為:44% VS 33%,完全緩解率對比為:11% VS 4%。反應持續時間≥12個月的比例為75% VS 37%,反應持續時間≥24個月的比例為43% VS 18%。 從治療結果可以看出,對于結直腸癌,K藥的療效完全超越化療,能讓患者活得更久。 在臨床試驗中,K藥最常見(發生率≥5%)的副作用和不良反應是:甲狀腺功能減退(23.3%)、高甘油三酯血癥(20.4%),血乳酸脫氫酶升高(15.5%),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14.6%),疲勞(14.6%),皮疹(13.6%),白細胞計數下降(11.7%),貧血(10.7%),高血糖癥(10.7%),血膽紅素升高(10.7%),瘙癢(10.7%),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9.7%),中性粒細胞計數下降(9.7%),高尿酸血癥(8.7%),食欲下降(7.8%),結合膽紅素升高(6.8%),血肌酸激酶升高(6.8%),甲狀腺功能亢進(5.8%),乏力(5.8%)和血膽固醇升高(5.8%)。 最常見(發生率≥5%)的實驗室檢查指標異常有:淋巴細胞計數減少(11.7%),血紅蛋白減少(9.7%),γ-谷氨酰轉移酶升高(8.7%),ALT升高(6.8%),AST升高(6.8%),膽紅素升高(5.8%),血磷下降(5.8%)和血鈉下降(5.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