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奧貝膽酸相關嚴重瘙癢導致治療中斷的病例報告时间:2025-07-04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患者為48歲女性,確診為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PBC),對熊去氧膽酸(UDCA)應答不佳(ALP持續>2×ULN)。遂啟動奧貝膽酸(OCA)治療,初始劑量5 mg QD,3個月后加量至10 mg QD。治療第6個月時,患者出現全身性劇烈瘙癢,夜間加重,伴睡眠障礙及焦慮。 診療經過 瘙癢評估與初始處理: 瘙癢嚴重程度評分(VAS)達8分(0-10分),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嘗試局部使用爐甘石洗劑及口服抗組胺藥(氯雷他定10 mg QD),瘙癢短暫緩解后復發。 劑量調整與聯合治療: 將OCA劑量減至5 mg QD,并加用考來烯胺(4 g TID)結合膽汁酸。 瘙癢評分降至6分,但仍存在抓痕及皮膚繼發感染(右下肢蜂窩織炎)。 治療中斷與替代方案: 鑒于瘙癢持續且導致治療依從性下降,患者要求停藥。停藥后2周,瘙癢完全緩解,但ALP反彈至治療前水平(320 U/L)。 改用苯扎貝特(400 mg QD)聯合UDCA治療,3個月后ALP降至180 U/L,瘙癢未復發。 長期隨訪: 隨訪1年,患者肝功能穩定,未再出現嚴重瘙癢。生活質量評分(SF-36)較OCA治療期間顯著改善。 瘙癢是OCA的常見不良反應,發生率約30%-55%,且與劑量相關。本例患者在劑量調整及聯合治療后仍無法耐受,最終導致治療中斷。瘙癢機制可能與膽汁酸蓄積及神經肽P物質釋放相關。對于此類患者,需權衡療效與耐受性,必要時可嘗試替代方案(如苯扎貝特或非諾貝特)。此外,患者教育及心理支持亦至關重要,以減少因瘙癢導致的治療中斷風險。 據悉,奧貝膽酸的仿制藥已在印度正式上市。對于需要購買此藥的患者來說,現在有了更多的選擇。若考慮購買此藥,患者可以選擇前往國外就醫,并在當地合法購買該藥品。仿制藥為那些尋求更經濟、有效治療方案的患者帶來了希望。“海得康”作為一個專業的醫療咨詢平臺,有著豐富的國際新藥動態知識和經驗,能夠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有需要,可以撥打服務熱線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來獲取幫助。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所有內容均根據公開信息查詢整理發布,如有雷同或侵權請聯系刪除。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醫生的專業建議。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藥物治療方案前,請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如果圖片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