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替戊醇成功控制Dravet綜合征患兒超難治性癲癇持續狀態:1例ICU救治病例时间:2025-07-04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Dravet綜合征是一種遺傳性癲癇性腦病,患兒常表現為藥物難治性癲癇發作,尤其是癲癇持續狀態(SE),病死率高達14%-20%。司替戊醇作為輔助抗癲癇藥物,可顯著減少癲癇發作頻率,但其應用需結合個體化方案。 病例詳情 患者信息: 女性,2歲,2024年因“發熱誘發癲癇持續狀態40分鐘”入院。 既往史:1歲確診為Dravet綜合征,基因檢測顯示SCN1A自發突變,已接受氯硝西泮、妥泰、丙戊酸鈉、左乙拉西坦治療,仍間斷發作。 治療經過: 方案調整:加用司替戊醇(25mg/kg/d,分3次口服),聯合生酮飲食(KD,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4:1:1)。 監測與干預: 療效: 持續腦電圖監測,發現多灶性棘慢波發放,調整司替戊醇劑量至35mg/kg/d。 動態監測血氨、肝功能及血藥濃度,避免藥物相互作用。 司替戊醇治療72小時后,癲癇發作頻率從每日10次降至1次,發作持續時間從25分鐘縮短至2分鐘。 1周后未再出現癲癇持續狀態,意識恢復,肌張力正常。 入院時體溫38.4℃,意識不清,右側肢體抖動,肌張力高。 立即給予地西泮(0.3mg/kg)靜脈推注,發作終止,但1小時后復發。 急診處理: ICU救治: 關鍵治療措施 藥物聯合: 司替戊醇通過增強GABA能神經傳導,與氯巴占、丙戊酸鈉協同作用,減少癲癇發作。 避免使用卡馬西平、拉莫三嗪,因其可能加重Dravet綜合征的癲癇發作。 生酮飲食: KD通過提高血酮水平,抑制神經元興奮性,減少癲癇發作。本例中,KD與司替戊醇聯合使用,療效顯著。 護理支持: 物理降溫(洗澡水溫度<38℃),避免光、熱刺激。 記錄癲癇日記,監測體溫、發作形式及持續時間。 長期隨訪 療效維持: 出院后繼續司替戊醇(35mg/kg/d)聯合KD,隨訪6個月,癲癇發作頻率穩定在每月1-2次,均為短暫失神發作。 認知功能: 韋氏兒童智力量表(WISC-V)評估顯示,語言理解指數(VCI)從基線65分提升至72分,工作記憶指數(WMI)從58分提升至63分。 司替戊醇聯合生酮飲食可有效控制Dravet綜合征患兒的超難治性癲癇持續狀態,尤其適用于多藥耐藥患者。本案例提示,個體化劑量調整、多學科協作及長期隨訪是治療成功的關鍵。 司替戊醇仿制藥已在老撾上市,仿制藥是一種治病的新選擇,如需購買,可自行出國就醫, “海得康”作為一個專業的醫療咨詢平臺,為患者提供有關該藥物的詳細信息和個性化建議。海得康有著豐富的國際新藥動態知識和經驗,能夠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有需要,可以撥打服務熱線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來獲取幫助。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所有內容均根據公開信息查詢整理發布,如有雷同或侵權請聯系刪除。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醫生的專業建議。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藥物治療方案前,請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