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阿布昔替尼治療后出現嚴重腹瀉的特應性皮炎患者:劑量調整與癥狀緩解分析时间:2025-06-27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病例背景 患者為28歲男性,因“軀干四肢紅斑伴瘙癢5年,加重2月”就診。既往使用奧洛他定、鹽酸西替利嗪及外用激素藥膏治療2月余,效果不佳。2022年8月26日開始口服阿布昔替尼100mg/d,聯合奧洛他定(1周)和地奈德(2周)治療。用藥后當天睡眠改善,瘙癢評分從7分降至0分,皮損改善達95%以上。然而,治療第5天出現嚴重腹瀉(每日4-5次水樣便),伴輕度惡心,無發熱或腹痛。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白細胞計數正常,淋巴細胞絕對值輕度下降(0.8×10⁹/L,正常值1.1-3.2×10⁹/L)。 肝功能:ALT 45 U/L(正常值<40 U/L),AST 38 U/L。 腎功能、電解質:正常。 糞便常規:未見白細胞或隱血。 劑量調整與對癥治療 劑量調整: 立即將阿布昔替尼劑量從100mg/d減至50mg/d,并暫停奧洛他定,僅保留地奈德維持局部治療。 調整后第3天,腹瀉頻率降至每日2次,但仍為稀便。 對癥治療: 口服蒙脫石散(3g/次,每日3次)吸附腸道毒素,聯合洛哌丁胺(2mg/次,每日2次)減少腸蠕動。 補充口服補液鹽(ORS)預防脫水,監測電解質水平。 飲食管理: 改為低脂、低纖維飲食,避免辛辣、油膩食物,增加米粥、蒸蛋等易消化食物攝入。 癥狀緩解與隨訪 劑量調整后第7天,腹瀉完全緩解,大便性狀恢復正常。 瘙癢評分維持在0分,皮損持續改善,未出現復發。 繼續使用阿布昔替尼50mg/d維持治療,定期監測血常規、肝功能及血脂(LDL-C較基線升高10%,但無需藥物干預)。 阿布昔替尼通過抑制JAK1信號通路減少炎癥因子釋放,但可能干擾胃腸道屏障功能,導致腹瀉。本例中,劑量減半后癥狀顯著改善,提示劑量調整是管理胃腸道副作用的有效策略。此外,聯合止瀉藥物和飲食干預可加速癥狀緩解。長期隨訪顯示,低劑量維持治療仍能保持療效,且安全性良好。 阿布昔替尼仿制藥已在老撾上市,仿制藥是一種治病的新選擇,如需購買,可自行出國就醫, “海得康”作為一個專業的醫療咨詢平臺,為患者提供有關該藥物的詳細信息和個性化建議。海得康有著豐富的國際新藥動態知識和經驗,能夠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有需要,可以撥打服務熱線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來獲取幫助。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所有內容均根據公開信息查詢整理發布,如有雷同或侵權請聯系刪除。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醫生的專業建議。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藥物治療方案前,請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