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高蛋白尿IgA腎病患者接受司帕生坦治療的療效與安全性觀察时间:2025-06-26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1. 患者背景與診斷 患者為38歲男性,因“反復泡沫尿3年,加重伴雙下肢水腫1個月”入院。既往高血壓病史5年,血壓最高達160/100 mmHg,未規律服藥。實驗室檢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4.8 g/d,血清白蛋白28 g/L,血肌酐112 μmol/L,eGFR 78 mL/min/1.73m²。腎活檢確診為IgA腎病(Lee分級IV級),免疫熒光示IgA+++沉積,電鏡見足細胞足突廣泛融合。 2. 治療方案與劑量調整 基線治療:患者曾接受厄貝沙坦(300 mg/日)治療12周,尿蛋白下降至3.2 g/d,但仍未達標。 司帕生坦治療:2024年1月啟動司帕生坦治療,初始劑量200 mg/日,餐前服用。2周后因耐受性良好,劑量增至400 mg/日。 聯合治療:繼續維持厄貝沙坦300 mg/日,以增強降壓及蛋白尿控制效果。 3. 療效評估 蛋白尿變化:治療第4周,24小時尿蛋白定量降至2.1 g/d;第12周降至1.3 g/d,降幅達73%。 腎功能保護:治療24周時,eGFR穩定在76 mL/min/1.73m²,血肌酐波動于108-115 μmol/L。 分子學指標:尿足細胞標志物(Nephrin、Podocalyxin)較基線下降40%-50%,提示腎小球濾過屏障修復。 4. 安全性監測 不良反應:治療第8周出現輕度外周水腫(踝部),加用螺內酯20 mg/日后緩解;血鉀波動于4.8-5.2 mmol/L,未調整劑量。 實驗室檢查:每月監測肝功能,ALT/AST始終正常;治療期間未發生急性腎損傷或血管神經性水腫。 5. 病例討論 本例患者在傳統RAS抑制劑療效不足的情況下,加用司帕生坦后蛋白尿顯著下降,且腎功能穩定。其機制可能與司帕生坦雙重阻斷ETA/AT1受體、減少腎小球內壓及足細胞損傷有關。安全性方面,外周水腫可通過利尿劑緩解,高鉀血癥需密切監測。 司帕生坦仿制藥已在老撾上市,仿制藥是一種治病的新選擇,如需購買,可自行出國就醫, “海得康”作為一個專業的醫療咨詢平臺,為患者提供有關該藥物的詳細信息和個性化建議。海得康有著豐富的國際新藥動態知識和經驗,能夠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有需要,可以撥打服務熱線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來獲取幫助。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所有內容均根據公開信息查詢整理發布,如有雷同或侵權請聯系刪除。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醫生的專業建議。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藥物治療方案前,請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