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轉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接受替本福司后長期生存的病例时间:2025-06-24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病例背景 患者為56歲男性,因“右眼視力下降伴頭痛3個月”就診。眼科檢查發現右眼葡萄膜黑色素瘤伴肝轉移(最大轉移灶直徑4.2 cm),病理確診為轉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mUM)。基因檢測顯示HLA-A*02:01陽性,gp100抗原表達陽性,符合替本福司(Tebentafusp)治療條件。 治療經過 基線評估: ECOG評分1分,LDH 380 U/L(正常值<240 U/L),肝轉移灶數目3個,最大徑4.2 cm,無腦轉移。 替本福司治療: 劑量與方案:初始劑量20 μg/kg,第1天靜脈滴注,隨后每周遞增至68 μg/kg(第8天起維持劑量)。 CRS管理:首次輸液后8小時出現發熱(38.5℃)、低血壓(95/60 mmHg),診斷為2級CRS。暫停輸液,給予對乙酰氨基酚退熱,靜脈補液1000 mL后血壓恢復,次日恢復治療并延長輸液時間至4小時。 后續治療:第4周期時因皮疹(3級)暫停用藥1周,局部應用糖皮質激素軟膏后緩解,未調整劑量。 療效評估: 影像學:治療6個月后,肝轉移灶最大徑縮小至2.1 cm,數量減少至1個;12個月時肝轉移灶完全消失,僅殘留局部鈣化灶。 腫瘤標志物:LDH水平從基線380 U/L降至180 U/L(第6個月),后穩定于正常范圍。 生存期:截至末次隨訪(治療開始后36個月),患者仍存活,ECOG評分0分,無新發轉移灶。 本例患者的長期生存得益于替本福司的精準靶向作用。其HLA-A*02:01陽性與gp100表達為治療提供了分子基礎,而CRS的及時管理(托珠單抗未使用,僅通過補液控制)避免了嚴重不良反應。與IMCgp100-202試驗中位OS 21.7個月相比,本例患者OS已達36個月,可能與其較低的基線腫瘤負荷(僅肝轉移)和及時的不良反應干預相關。 “海得康”一直緊密跟蹤國際新藥的最新進展,并致力于為國內患者提供關于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請撥打我們的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們的專業團隊會為提供詳細的咨詢。 溫馨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具體的治療方案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綜合評估后確定。在用藥期間,請與醫生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反饋用藥情況。如果圖片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