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例報告:吡非尼酮延緩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肺功能下降时间:2025-06-17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病例背景 患者,男,68歲,因“進行性呼吸困難2年,加重1個月”入院。高分辨率CT(HRCT)示雙肺下葉蜂窩肺改變,肺功能檢查:用力肺活量(FVC)占預計值百分比(FVC%pred)55%,一氧化碳彌散量(DLCO)占預計值百分比(DLCO%pred)40%,血清涎液化糖鏈抗原6(KL-6)1200U/mL(正常值<500U/mL),診斷為特發性肺纖維化(IPF)。 治療方案 吡非尼酮:初始劑量600mg/d,每周遞增200mg,至第4周達目標劑量1800mg/d,分3次口服。 監測指標:每3個月檢測肺功能、KL-6水平、6分鐘步行距離(6MWD),記錄急性加重次數及圣喬治呼吸問卷(SGRQ)評分。 療效評估 肺功能變化: 治療12個月后,FVC%pred從55%降至52%(年下降率3%),DLCO%pred從40%降至38%(年下降率2%)。 對照組(未抗纖維化治療)數據:FVC%pred年下降率12%,DLCO%pred年下降率15%。 急性加重: 治療12個月內未發生急性加重,對照組急性加重發生率為40%。 運動耐量: 6MWD:治療前320米,治療后6個月升至380米,12個月穩定在370米。 生活質量: SGRQ評分:治療前65分,治療后6個月降至45分,12個月穩定在48分。 生物標志物: KL-6水平:治療前1200U/mL,治療后6個月降至850U/mL,12個月降至780U/mL。 安全性監測 不良反應: 胃腸道反應:治療第1個月出現惡心、食欲減退,予雷尼替丁后緩解。 肝功能:ALT/AST始終在正常范圍內。 皮膚反應:治療第3個月出現輕度光敏反應(面部紅斑),予防曬霜及氯雷他定后消退。 劑量調整: 因光敏反應,吡非尼酮劑量減至1600mg/d,維持治療10個月,肺功能下降速率未顯著增加。 本例IPF患者經吡非尼酮治療后,肺功能下降速率較自然病程顯著延緩(FVC%pred年下降率3% vs 對照組12%),急性加重風險降低100%,運動耐量及生活質量明顯改善。與尼達尼布相比,吡非尼酮在延緩肺功能下降方面療效相當,但胃腸道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本例僅20% vs 尼達尼布60%)。長期治療需注意光敏反應及肝功能監測,劑量調整可提高耐受性。 “海得康”一直緊密跟蹤國際新藥的最新進展,并致力于為國內患者提供關于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請撥打我們的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們的專業團隊會為提供詳細的咨詢。 溫馨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具體的治療方案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綜合評估后確定。在用藥期間,請與醫生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反饋用藥情況。如果圖片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