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PBC患者使用奧貝膽酸后肝功能改善但出現嚴重瘙癢的病例分析时间:2025-06-11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62歲,因“乏力、皮膚瘙癢2年”就診。既往史:無特殊。家族史:母親患自身免疫性肝炎。 診斷過程 實驗室檢查: 肝功能:ALP 320 U/L(正常值40-129 U/L),GGT 280 U/L(正常值7-45 U/L),ALT 85 U/L(正常值7-40 U/L),總膽紅素18 μmol/L(正常值3.4-20.5 μmol/L)。 自身抗體:AMA-M2陽性(1:1000)。 影像學檢查:腹部超聲示肝實質回聲增粗,脾臟輕度腫大。 肝活檢:中重度界面性肝炎,匯管區淋巴細胞浸潤,符合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PBC)病理改變。 診斷:PBC(G2S3期,Mayo風險評分7.8分,屬中高危)。 治療經過 初始治療:2021年3月開始口服熊去氧膽酸(UDCA)13-15 mg/kg/日。6個月后復查,ALP降至250 U/L,但仍高于正常上限2倍,且瘙癢癥狀持續(VAS評分7分)。 二線治療:2021年10月加用奧貝膽酸5mg/日。治療1個月后: 肝功能改善:ALP降至180 U/L,GGT降至150 U/L,ALT降至50 U/L。 瘙癢加重:瘙癢呈全身性,夜間加重,VAS評分升至9分,伴睡眠障礙(PSQI評分12分)。 瘙癢管理: 一線治療:口服抗組胺藥(氯雷他定10mg/日)無效。 二線治療:加用消膽胺4g/日,瘙癢部分緩解(VAS評分降至6分),但出現嚴重便秘,需間斷使用乳果糖。 三線治療:改用利福平150mg bid,2周后瘙癢完全緩解(VAS評分0分),肝功能持續穩定。 隨訪與轉歸 截至2023年3月,患者持續使用UDCA聯合奧貝膽酸,定期復查肝功能維持正常范圍,瘙癢未復發。生活質量顯著改善,ECOG評分0分。 本例患者對UDCA生化應答不佳,加用奧貝膽酸后肝功能顯著改善,但出現嚴重瘙癢。瘙癢是奧貝膽酸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可能與膽汁酸蓄積或PRUR-1基因表達上調有關。本例通過逐步升級瘙癢治療方案(抗組胺藥→消膽胺→利福平)最終控制癥狀,提示利福平可作為奧貝膽酸相關頑固性瘙癢的有效選擇。此外,需注意利福平的肝毒性風險,治療期間需密切監測肝功能。 奧貝膽酸仿制藥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購藥,可出國就醫。海得康專注正規海外醫療,幫助中國患者搭建海外醫藥橋梁!更多藥品資訊,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溫馨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具體的治療方案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綜合評估后確定。在用藥期間,請與醫生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反饋用藥情況。如果圖片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