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TPO-RA治療失敗的慢性ITP患者使用福他替尼后血小板穩定回升的病例觀察时间:2025-06-10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病例背景 患者,女,42歲,確診慢性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ITP)6年,既往接受糖皮質激素、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及促血小板生成素受體激動劑(TPO-RA,如艾曲泊帕)治療,均因療效不佳或不耐受停藥。2022年3月因“鼻出血伴皮膚瘀斑加重”入院,血小板計數(PLT)降至8×10⁹/L(正常值≥100×10⁹/L),出血風險分級為高危(ISTH標準)。 治療經過 一線治療失敗: 潑尼松1mg/kg/d治療4周,PLT僅短暫升至45×10⁹/L,減量后復發。 艾曲泊帕50mg/d治療12周,PLT最高達68×10⁹/L,后因肝功能異常(ALT 120 U/L)停藥。 福他替尼治療: 治療第4周:PLT升至78×10⁹/L,無出血癥狀,停用潑尼松。 治療第12周:PLT穩定在95-110×10⁹/L,達完全緩解(CR,PLT≥100×10⁹/L且無出血)。 治療第24周:PLT持續≥100×10⁹/L,減量至福他替尼100mg qd(每日一次)維持。 用藥方案:2022年6月起口服福他替尼100mg bid(每日兩次),初始1周聯合潑尼松10mg/d預防早期出血。 療效監測: 安全性管理: 出現1級腹瀉(每日2次稀便),予蒙脫石散治療后緩解。 血壓波動于140-150/90-95 mmHg,加用氨氯地平5mg/d控制。 肝功能指標(ALT、AST)始終正常。 隨訪結果 血小板穩定性:截至2024年6月(治療2年),PLT維持于90-120×10⁹/L,未再發生出血事件。 生活質量:患者恢復全職工作,未因治療影響日常活動。 本例提示福他替尼對TPO-RA無效的ITP患者具有顯著療效,其機制可能為: 通過抑制脾酪氨酸激酶(SYK)阻斷巨噬細胞對抗體包被血小板的吞噬。 減少B細胞分化為漿細胞,降低抗血小板自身抗體產生。 與TPO-RA相比,福他替尼不依賴血小板生成途徑,為多靶點作用藥物,適用于對TPO-RA耐藥或不耐受的患者。 福他替尼可作為慢性ITP后線治療的優選方案,尤其適合需長期維持血小板穩定且避免靜脈注射的患者。治療中需密切監測血壓及腹瀉等不良反應,必要時調整劑量或聯合降壓藥。 “海得康”一直緊密跟蹤國際新藥的最新進展,并致力于為國內患者提供關于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請撥打我們的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們的專業團隊會為提供詳細的咨詢。 溫馨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具體的治療方案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綜合評估后確定。在用藥期間,請與醫生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反饋用藥情況。如果圖片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