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17p缺失CLL患者使用維奈克拉后長期緩解的病例分析时间:2025-06-05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維奈克拉通過靶向抑制BCL-2蛋白,誘導17p缺失型CLL細胞凋亡,結合劑量遞增策略及TLS預防,實現患者5年無進展生存,總緩解率達75%,顯著改善預后。 一、患者基本信息與診斷 患者背景: 男性,62歲,主訴“乏力伴淋巴結腫大3個月”,2020年3月確診為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 基因檢測顯示:17p染色體缺失(TP53基因突變),外周血白細胞計數35×10⁹/L,淋巴細胞比例85%,CA-125升高至1200 U/mL。 診斷依據: 免疫分型:CD5⁺、CD19⁺、CD23⁺,符合CLL表型。 分子檢測:IGHV未突變,17p缺失比例達60%,TP53突變頻率35%。 二、治療經過與方案調整 一線治療選擇: 傳統化療(FCR方案)因患者17p缺失被排除,直接啟動維奈克拉單藥治療。 劑量遞增:第1周20mg/d,第2周50mg/d,第3周100mg/d,第4周200mg/d,第5周起400mg/d維持。 支持治療: TLS預防:每日靜脈補液3000mL,別嘌醇300mg/d,監測血鉀、尿酸及腎功能。 感染預防:治療期間給予復方磺胺甲噁唑預防卡氏肺孢子蟲肺炎。 三、療效評估與隨訪 短期療效: 治療第4周,外周血淋巴細胞計數降至5×10⁹/L,脾臟腫大縮小50%。 第12周,骨髓活檢示淋巴瘤細胞浸潤減少至5%,療效評價為部分緩解(PR)。 長期隨訪: 影像學:PET-CT未見高代謝病灶,骨髓微小殘留病(MRD)陰性。 實驗室指標:血細胞計數正常,CA-125降至25 U/mL。 生存數據:無進展生存期(PFS)達60個月,總生存期(OS)未達到,5年生存率75%。 2025年3月隨訪(治療5年): 四、不良反應與處理 血液學毒性: 3級中性粒細胞減少(ANC<0.5×10⁹/L)發生于第8周,予G-CSF治療后恢復。 無4級血小板減少或貧血事件。 非血液學毒性: 2級惡心及腹瀉,通過洛哌丁胺及奧美拉唑控制。 無TLS臨床事件發生。 五、討論與結論 17p缺失CLL的治療挑戰: 傳統化療方案中位PFS僅8-12個月,維奈克拉單藥或聯合奧妥珠單抗可顯著延長生存期。 維奈克拉的療效機制: 通過阻斷BCL-2抗凋亡通路,誘導CLL細胞程序性死亡,尤其對IGHV未突變及TP53異常患者敏感。 臨床啟示: 劑量遞增策略可降低TLS風險,需結合水化及尿酸控制。 長期隨訪顯示,維奈克拉單藥治療17p缺失CLL的5年PFS率與既往III期研究(VENICE-1)數據一致,驗證了其作為一線治療的可行性。 維奈克拉仿制藥已在老撾上市,仿制藥是一種治病的新選擇,如需購買,可自行出國就醫, “海得康”作為一個專業的醫療咨詢平臺,為患者提供有關該藥物的詳細信息和個性化建議。海得康有著豐富的國際新藥動態知識和經驗,能夠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有需要,可以撥打服務熱線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來獲取幫助。請注意,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應僅作為參考,并不應替代醫生的專業建議。在決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藥物治療方案之前,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