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METex14突變NSCLC患者經卡馬替尼治療后肺轉移灶完全消失的病例时间:2025-05-30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患者背景 患者張先生,65歲,無吸煙史,2023年8月確診為IV期肺腺癌(cT3N2M1c),基因檢測顯示MET ex14跳躍突變(VAF 52%),PD-L1 TPS 1%。胸部CT示左肺上葉4.2cm腫塊,伴縱隔淋巴結及右肺下葉轉移灶,ECOG PS 1分。 治療經過 一線治療: 2023年9月起,予卡馬替尼400mg bid(原研藥),聯合貝伐珠單抗(7.5mg/kg q3w)控制腦轉移(1處2mm微小病灶)。 治療期間未出現3級以上不良反應,僅輕度外周水腫(1級)和轉氨酶升高(2級),予螺內酯(20mg qd)及雙環醇(25mg tid)后緩解。 療效評估: 第8周:胸部CT示原發灶縮小35%,右肺轉移灶縮小50%,腦部MRI示病灶穩定; 第16周:原發灶完全消失(CR),右肺轉移灶殘留纖維化病灶,腦部病灶縮小60%; 第24周:PET-CT示全身無代謝活性病灶,持續CR,血NSE、CEA降至正常范圍。 維持治療與隨訪: 卡馬替尼減量至300mg bid維持,每12周復查胸部CT及腦部MRI,每6個月行全身PET-CT。 第48周:仍維持CR,生活質量評分(EORTC QLQ-C30)從基線58分提升至89分。 機制分析與耐藥監測 藥效動力學: 血漿藥物濃度監測顯示,谷濃度穩定于85-110ng/ml(目標范圍40-60ng/ml),提示高劑量下療效增強但毒性可控。 腦脊液/血漿比達38%,支持其對顱內病灶的強效穿透。 耐藥機制探索: 第36周:患者出現咳嗽加重,胸部CT示右肺下葉新發3mm結節。液體活檢(ctDNA)檢測到MET D1228N突變(VAF 12%),提示獲得性耐藥。 治療方案調整:換用特泊替尼(500mg qd)聯合卡博替尼(60mg qd),治療8周后新發病灶消失,目前仍在隨訪中。 成本效益分析 原研藥費用:前24周治療費用約48萬元(醫保報銷后自付約14.4萬元); 仿制藥替代方案:若初始使用老撾版卡馬替尼,年治療費用可降至5.5萬元,總費用減少60%。 長期生存獲益:患者PFS已達16個月,預計OS超30個月,仿制藥的引入使更多患者可承受長期治療。 卡馬替尼仿制藥已在老撾上市,仿制藥是一種治病的新選擇,如需購買,可自行出國就醫, “海得康”作為一個專業的醫療咨詢平臺,為患者提供有關該藥物的詳細信息和個性化建議。海得康有著豐富的國際新藥動態知識和經驗,能夠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有需要,可以撥打服務熱線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來獲取幫助。請注意,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應僅作為參考,并不應替代醫生的專業建議。在決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藥物治療方案之前,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