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狼瘡腎炎患者使用伏環孢素后腎功能穩定的病例分析时间:2025-05-28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患者背景 患者王女士,38歲,確診為系統性紅斑狼瘡(SLE)伴IV型狼瘡性腎炎(LN),病程5年。2023年6月因反復蛋白尿(24小時尿蛋白定量3.2g)、血肌酐升高(128μmol/L)入院,腎活檢提示活動性LN(AI指數6分,CI指數2分)。既往接受環磷酰胺誘導治療(總量6g)后緩解,但復發3次,末次復發后尿蛋白持續>2g/24h,且因嚴重脫發拒絕繼續使用環磷酰胺。 治療經過 誘導期治療: 2023年7月起,予伏環孢素(23.7mg bid)聯合霉酚酸酯(MMF,1.5g/日)及潑尼松(30mg/日,每2周減5mg); 合并使用ACEI(貝那普利10mg/日)控制血壓及蛋白尿。 療效評估: 第4周:24小時尿蛋白降至1.8g,血肌酐穩定于125μmol/L; 第12周:尿蛋白進一步降至0.6g,補體C3恢復正常(0.95g/L),抗dsDNA抗體轉陰; 第24周:完全腎臟緩解(CRR,尿蛋白<0.5g egfr="">90ml/min/1.73m²),血肌酐降至98μmol/L。 維持期治療: 伏環孢素減量至15.8mg bid,MMF減量至1g/日,潑尼松維持5mg/日; 每3個月監測血藥濃度(目標谷濃度40-60ng/ml),并根據eGFR調整劑量。 安全性監測 血壓:治療初期收縮壓升高至150mmHg,聯合氨氯地平5mg/日后血壓穩定于130/80mmHg; 感染:治療期間未發生嚴重感染,僅出現1次上呼吸道感染,經對癥處理后緩解; 腎功能:eGFR波動范圍85-95ml/min/1.73m²,未出現急性腎損傷(AKI)。 機制分析 伏環孢素通過抑制鈣調神經磷酸酶(CN)活性,阻斷IL-2等細胞因子轉錄,減少T細胞活化,從而抑制自身免疫反應。與MMF聯用可協同抑制B細胞增殖及抗體產生,ACEI則通過降低腎小球內壓減少蛋白尿。 “海得康”一直緊密跟蹤國際新藥的最新進展,并致力于為國內患者提供關于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請撥打我們的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們的專業團隊會為提供詳細的咨詢。 溫馨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具體的治療方案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綜合評估后確定。在用藥期間,請與醫生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反饋用藥情況。如果圖片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