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青少年特應性皮炎患者使用阿布昔替尼后癥狀快速緩解的病例时间:2025-05-28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病例背景與診斷依據 患者,男,16歲,因“全身泛發性紅斑、丘疹伴劇烈瘙癢3年”就診,體查見頭面部、軀干、四肢屈側對稱性紅斑,皮損面積達體表面積(BSA)65%,濕疹面積和嚴重程度指數(EASI)評分32.8,瘙癢數字評分量表(PP-NRS)9分。實驗室檢查示血IgE 1200IU/mL,嗜酸性粒細胞計數0.8×10⁹/L,過敏原檢測對塵螨、花粉強陽性。既往使用外用糖皮質激素(TCS)及度普利尤單抗(300mg/q2w)治療6個月,療效不佳(EASI-50應答率不足30%)。 治療方案與劑量選擇 誘導期治療 阿布昔替尼:200mg/d口服,聯合0.1%他克莫司軟膏(軀干、四肢)及0.03%克立硼羅軟膏(頭面部)。 橋接治療:因患者瘙癢劇烈,初始2周聯合口服奧洛他定(5mg/bid)及加巴噴丁(300mg/d)。 維持期調整 第4周:PP-NRS評分降至2分,EASI評分降至12.4,阿布昔替尼減量至100mg/d,停用奧洛他定及加巴噴丁。 第12周:EASI-90應答達成,BSA減少至5%,皮損完全消退僅余色素沉著。 療效監測與生物標志物變化 瘙癢緩解速度 治療24小時:PP-NRS評分從9分降至4分,夜間覺醒次數從5次/晚降至1次/晚。 治療72小時:PP-NRS評分1分,患者首次實現無瘙癢睡眠(睡眠效率從65%提升至92%)。 皮損改善與炎癥因子動態 治療2周:EASI評分下降62%,經皮水分丟失(TEWL)值從28.6g/m²/h降至15.2g/m²/h,角質層完整性恢復。 治療12周:血清胸腺基質淋巴細胞生成素(TSLP)水平從120pg/mL降至35pg/mL,IL-31水平從85pg/mL降至18pg/mL。 安全性與長期管理 不良事件監測 胃腸道反應:治療第1周出現輕度惡心,通過分次服藥(100mg bid)緩解,未影響依從性。 血脂異常:第8周總膽固醇(TC)升高至5.8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3.2mmol/L,啟動瑞舒伐他汀(5mg/d)治療,第16周血脂恢復正常。 復發預防策略 維持治療:阿布昔替尼100mg/d持續治療,每3個月監測血常規、肝腎功能及血脂。 觸發復發的預警指標:當PP-NRS評分≥4分或EASI評分較基線升高≥25%時,阿布昔替尼劑量恢復至200mg/d,并聯合短期TCS(如0.05%丙酸氟替卡松乳膏)。 患者生活質量改善 治療前:兒童皮膚病生活質量指數(CDLQI)24分(重度影響),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68分(中度焦慮)。 治療后12周:CDLQI降至3分,SAS評分42分,患者重返校園并參與籃球訓練。 阿布昔替尼仿制藥已在老撾上市,仿制藥是一種治病的新選擇,如需購買,可自行出國就醫, “海得康”作為一個專業的醫療咨詢平臺,為患者提供有關該藥物的詳細信息和個性化建議。海得康有著豐富的國際新藥動態知識和經驗,能夠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有需要,可以撥打服務熱線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來獲取幫助。請注意,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應僅作為參考,并不應替代醫生的專業建議。在決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藥物治療方案之前,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