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局灶性癲癇患者使用吡侖帕奈后出現情緒波動的病例分析时间:2025-05-26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病例資料 患者為一名24歲女性,因“局灶性癲癇發作19年”就診。患者長期服用丙戊酸鈉緩釋片治療,但因婦科檢查發現“多囊卵巢綜合征”,在醫院神經內科調整藥物為吡侖帕奈片。 治療經過 患者開始服用吡侖帕奈片,起始劑量為2mg/日,睡前服用。服藥2周后,患者出現劇烈背痛、煩躁不安和睡眠困難。2個月后,患者出現食欲減退、情緒低落和悲觀消極,最終服用過量藥物自殺未遂。停用吡侖帕奈后,患者未再出現類似精神行為異常。之后,藥物調整為拉莫三嗪,但患者出現過敏,改用拉考沙胺治療,逐漸加量至150mg每次,每天兩次,隨訪至今未再發生癲癇發作,也未出現顯著不良反應。 吡侖帕奈作為一種新型抗癲癇發作藥物,通過靶向突觸后膜谷氨酸活動,抑制興奮性神經傳遞,從而發揮抗癲癇發作作用。然而,該藥物可能引起一系列不良反應,其中精神行為異常較為常見。在本病例中,患者服用吡侖帕奈后出現了情緒波動、自殺傾向等嚴重精神行為異常。 這可能與吡侖帕奈阻斷AMPA受體,影響神經遞質的平衡有關。AMPA受體在調節情緒、認知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吡侖帕奈對其的阻斷可能導致神經遞質傳遞異常,從而引發精神行為異常。此外,患者的個體差異,如遺傳因素、心理狀態等,也可能增加了其發生不良反應的風險。 本病例提醒臨床醫生,在使用吡侖帕奈治療癲癇時,應充分告知患者及其家屬藥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尤其是精神行為異常的風險。在治療過程中,應密切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尤其是對于有精神心理共患病及智力障礙的患者,更應加強監測。一旦發現患者出現精神行為異常,應及時調整治療方案,避免嚴重不良事件的發生。同時,對于出現不良反應的患者,應及時停藥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以保障患者的安全。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更多問題,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海得康官網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僅作為參考意見。用藥期間隨時與醫生保持聯系,隨時溝通用藥情況。圖片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