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經馬法蘭聯合治療后獲得長期緩解的病例分析,如何購買該藥品?时间:2025-05-14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多發性骨髓瘤(MM)是漿細胞惡性腫瘤,復發/難治性(R/R)患者預后極差。馬法蘭(Melphalan Flufenamide)作為首個抗癌肽偶聯藥物(PDC),通過靶向氨肽酶將烷化劑高效遞送至骨髓瘤細胞。本文報告一例65歲男性R/R MM患者,經馬法蘭聯合地塞米松治療后獲得18個月無進展生存期(PFS)。 病例資料 患者,男,65歲,因“骨痛伴貧血2年,復發1年”就診。既往接受硼替佐米、來那度胺、達雷妥尤單抗四線治療后進展,診斷為R/R MM(IgG κ型,Ⅲ期B組)。查體示貧血貌,L3椎體壓縮性骨折,血肌酐2.1 mg/dL,β2-微球蛋白8.5 mg/L。 治療方案 患者于2023年3月納入馬法蘭Ⅲ期臨床試驗(NCT02963493),接受馬法蘭40 mg聯合地塞米松40 mg治療,每28天為一個周期。共完成6個周期,后改為馬法蘭20 mg維持治療。 療效評估 短期療效 治療2周期:血清M蛋白從4.2 g/dL降至1.8 g/dL,骨髓漿細胞比例從45%降至10%。 治療4周期:達到部分緩解(PR),血鈣恢復正常,血紅蛋白升至10.5 g/dL。 長期療效 治療結束時:獲得非常好的部分緩解(VGPR),骨髓漿細胞<5%,M蛋白<0.5 g/dL。 隨訪18個月:無疾病進展,PFS達18個月,OS未達中位值。 安全性評估 血液學毒性 治療期間出現3級中性粒細胞減少(ANC最低0.3×10⁹/L),經G-CSF支持后恢復。 無4級血小板減少或貧血發生。 非血液學毒性 2級黏膜炎持續3天,3級胃腸道反應(惡心、嘔吐)經對癥治療后緩解。 未發生機會性感染或繼發性惡性腫瘤。 機制解析 馬法蘭通過氨肽酶裂解釋放烷化劑,細胞內濃度較傳統馬法蘭提高50倍,直接誘導骨髓瘤細胞DNA損傷。 與硼替佐米對比 硼替佐米單藥治療R/R MM的ORR為30%-40%,中位PFS 6-9個月。馬法蘭聯合地塞米松的ORR達29%,中位PFS 4.2個月,但本例患者獲長期緩解,可能與個體化劑量調整及聯合維持治療相關。 經濟性考量 馬法蘭年治療費用約15萬美元,但因療效顯著,部分國家已納入醫保報銷范圍。 馬法蘭聯合地塞米松為R/R MM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擇,尤其適用于對蛋白酶體抑制劑及免疫調節劑耐藥的病例。本例患者的長期緩解提示,優化劑量及聯合策略可能進一步提升療效。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更多問題,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海得康官網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僅作為參考意見。用藥期間隨時與醫生保持聯系,隨時溝通用藥情況。圖片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