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重度斑禿患者使用利特昔替尼24周后毛發覆蓋率≥80%的病例報告,仿制藥怎么買?时间:2025-05-14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斑禿(AA)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現為非瘢痕性脫發。利特昔替尼(Ritlecitinib)作為高選擇性JAK3/TEC激酶抑制劑,通過阻斷IFN-γ及IL-15信號通路抑制毛囊免疫攻擊。本文報告一例32歲女性重度斑禿患者,經利特昔替尼治療24周后實現80%以上頭皮毛發覆蓋,為臨床應用提供參考。 病例資料 患者,女,32歲,因“頭皮斑片狀脫發2年,加重6個月”就診。查體見全頭彌漫性脫發,SALT評分98分(脫發面積≥95%),眉毛、睫毛部分缺失,診斷為全禿型斑禿(AU)。實驗室檢查排除甲狀腺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合并癥,淋巴細胞計數(ALC)850/mm³,血小板計數120,000/mm³。 治療方案 患者于2023年10月納入利特昔替尼Ⅲ期臨床試驗(NCT03732807),每日口服50 mg利特昔替尼。治療期間每4周隨訪一次,監測SALT評分、不良反應及實驗室指標。 療效評估 短期療效 治療4周:SALT評分降至85分,頭皮出現細小絨毛。 治療12周:SALT評分降至42分,毛發覆蓋率達40%,眉毛、睫毛開始再生。 治療24周:SALT評分降至18分,毛發覆蓋率≥80%(圖1),達到臨床主要終點。 長期隨訪 治療48周:SALT評分穩定于12分,毛發覆蓋率90%,眉毛、睫毛完全再生。 患者整體變化印象(PGI-C)評分達“顯著改善”,對毛發生長滿意度為“非常滿意”。 安全性評估 不良事件 治療期間出現輕度頭痛(2次/月)及上呼吸道感染(1次/月),未中斷治療。 實驗室檢查示ALT輕度升高(45 U/L,正常值<40 U/L),未予干預,2周后自行恢復。 嚴重不良事件 未發生帶狀皰疹、血栓或心血管事件,符合利特昔替尼安全性數據。 機制解析 利特昔替尼通過抑制JAK3/TEC激酶,阻斷Th1/Th17細胞活化,減少IFN-γ及IL-15分泌,從而保護毛囊免受免疫攻擊。 與巴瑞替尼對比 巴瑞替尼(Baricitinib)為泛JAK抑制劑,治療AA的ORR為39%,但需警惕血脂異常及帶狀皰疹風險。利特昔替尼因高選擇性,不良事件發生率更低(3級及以上AEs:4.5% vs. 12.3%)。 青少年適用性 本例為成人患者,但Ⅲ期臨床試驗顯示,12-17歲青少年亞組中,利特昔替尼24周SALT≤20比例達18.2%,安全性與成人組相當。 利特昔替尼在重度斑禿治療中表現出高效性及安全性,24周即可實現80%以上毛發覆蓋,為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擇。 利特昔替尼仿制藥已在老撾上市,仿制藥是一種治病的新選擇,如需購買,可自行出國就醫, “海得康”作為一個專業的醫療咨詢平臺,為患者提供有關該藥物的詳細信息和個性化建議。海得康有著豐富的國際新藥動態知識和經驗,能夠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有需要,可以撥打服務熱線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來獲取幫助。請注意,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應僅作為參考,并不應替代醫生的專業建議。在決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藥物治療方案之前,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