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伊馬替尼耐藥CML患者換用博舒替尼后獲完全細胞遺傳學緩解的病例时间:2025-05-07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本文報告一例慢性粒細胞白血病(CML)患者,經伊馬替尼一線治療耐藥后,換用博舒替尼實現完全細胞遺傳學緩解(CCyR)的案例。患者為52歲男性,Sokal評分中危,通過劑量優化與聯合治療策略,最終獲得持久分子學反應(MMR),為臨床提供參考。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伊馬替尼耐藥;博舒替尼;完全細胞遺傳學緩解 病例簡介 患者男性,52歲,2020年3月因“乏力、左上腹包塊”就診。血常規示WBC 128×10⁹/L,Hb 98g/L,PLT 412×10⁹/L;骨髓象示粒系增生極度活躍,Ph染色體陽性率98%,BCR-ABL1融合基因定量102%(IS)。Sokal評分1.2分,診斷為CML慢性期(CP-CML)。 治療經過 一線伊馬替尼治療 2020年4月起口服伊馬替尼400mg/d,3個月后BCR-ABL1降至15%(IS),6個月時升至22%(IS),9個月達38%(IS)。骨髓穿刺示Ph染色體陽性率仍為92%,診斷為伊馬替尼原發性耐藥。 二線達沙替尼治療 2021年1月換用達沙替尼100mg/d,2個月后出現3級胸腔積液,胸腔穿刺示淋巴細胞比例89%,胸水BCR-ABL1陰性。停用達沙替尼后胸腔積液緩解,但骨髓Ph染色體陽性率升至95%。 三線博舒替尼治療 2021年5月起口服博舒替尼500mg/d,1個月后BCR-ABL1降至1.2%(IS),3個月時達0.05%(IS)。2021年8月骨髓穿刺示Ph染色體轉陰(0%),實現CCyR。治療期間出現2級腹瀉,予洛哌丁胺控制后緩解。 劑量優化與維持治療 2021年12月因3級中性粒細胞減少,博舒替尼減量至400mg/d。2022年3月起聯合干擾素α-2b 300萬IU/周,2022年6月BCR-ABL1降至0.0032%(IS),達到MMR。 療效評估 細胞遺傳學反應: 3個月:Ph染色體陽性率15% 6個月:Ph染色體轉陰(0%) 分子學反應: 3個月:BCR-ABL1 0.05%(IS) 12個月:BCR-ABL1 0.0032%(IS) 本例提示: 伊馬替尼耐藥患者換用二代TKI需警惕不良反應,如達沙替尼相關胸腔積液發生率約3%-5%。 博舒替尼對BCR-ABL激酶域突變(如T315I除外)有效,劑量調整可平衡療效與安全性。 聯合干擾素可能增強TKI療效,需進一步研究驗證。 據悉,博舒替尼的仿制藥已在印度正式上市。對于需要購買此藥的患者來說,現在有了更多的選擇。若考慮購買此藥,患者可以選擇前往國外就醫,并在當地合法購買該藥品。仿制藥為那些尋求更經濟、有效治療方案的患者帶來了希望。“海得康”作為一個專業的醫療咨詢平臺,有著豐富的國際新藥動態知識和經驗,能夠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有需要,可以撥打服務熱線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來獲取幫助。 請注意,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應僅作為參考,具體用藥還請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