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貝達喹啉罕見肝毒性:一例MDR-TB患者肝功能異常處理經驗时间:2025-04-23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耐多藥結核病(MDR-TB)是一種對傳統抗結核藥物產生耐藥性的結核病,其治療難度大、療程長。貝達喹啉作為新型抗結核藥物,在治療MDR-TB方面展現出了顯著的潛力。然而,貝達喹啉也可能帶來一定的副作用,其中罕見但嚴重的肝毒性是需要關注的問題。本文報道了一例MDR-TB患者在使用貝達喹啉過程中出現肝功能異常并最終成功處理的病例。 病例背景 患者李女士,女性,40歲,因長期咳嗽、咳痰、發熱等癥狀就診。經痰培養及藥敏試驗確診為MDR-TB。患者既往接受過多種抗結核藥物治療,但效果不佳,病情持續惡化。 治療方案制定 考慮到患者病情的嚴重性和對傳統藥物的耐藥性,醫生決定采用貝達喹啉聯合其他抗結核藥物的治療方案。同時,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還加入了其他幾種有效的抗結核藥物,如利奈唑胺、環絲氨酸等。 在治療開始前,醫生對李女士進行了全面的身體檢查和評估,包括肝功能檢查,以確保治療方案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用藥過程與肝功能異常發現 李女士從2025年2月開始接受貝達喹啉聯合其他抗結核藥物的治療。在用藥初期,她的肝功能指標均在正常范圍內。 然而,在治療約兩個月后,李女士的肝功能檢查顯示轉氨酶顯著升高,提示肝功能異常。醫生立即對李女士進行了詳細的肝功能評估,并排除了其他可能導致肝功能異常的原因。 處理措施 考慮到李女士的肝功能異常可能與貝達喹啉的使用有關,醫生決定暫時停用貝達喹啉,并給予了保肝藥物治療。 同時,醫生還對李女士進行了密切的肝功能監測,并根據肝功能恢復情況逐步調整治療方案。在治療過程中,醫生還密切關注李女士的臨床癥狀和其他不良反應情況。 經過一個月的保肝治療和肝功能監測,李女士的轉氨酶水平逐漸恢復正常,且未出現其他嚴重不良反應。醫生評估認為她可以重新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于是決定恢復貝達喹啉的使用,但降低了劑量,并加強了肝功能監測。 療效評估與后續治療 在恢復貝達喹啉治療后,李女士的病情逐漸好轉。痰培養結果顯示結核桿菌數量顯著減少,胸片檢查顯示病灶有所吸收。 醫生繼續對李女士進行密切的隨訪和檢查,包括肝功能、痰培養、胸片等指標的監測。經過6個月的治療,李女士的痰培養結果轉為陰性,胸片檢查顯示病灶進一步吸收,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醫生評估認為她已經治愈,并停止了抗結核藥物治療。 肝毒性的原因與預防 貝達喹啉的肝毒性是其罕見的副作用之一,可能與藥物在肝臟中的代謝過程有關。在使用貝達喹啉時,應密切監測患者的肝功能指標,及時發現并處理肝功能異常。 對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應謹慎使用貝達喹啉,并根據需要調整用藥劑量或選擇其他治療方案。 處理措施的優化 在處理貝達喹啉引起的肝功能異常時,應綜合考慮患者的具體情況和多種因素,以制定最優的處理方案。對于輕度肝功能異常的患者,可以暫時停用貝達喹啉并給予保肝治療;對于重度肝功能異常的患者,可能需要停止所有抗結核藥物治療并進行綜合治療。 本病例表明,貝達喹啉在治療MDR-TB方面展現出了顯著的療效,但也可能帶來罕見的肝毒性副作用。在使用貝達喹啉時,應密切監測患者的肝功能指標,及時發現并處理肝功能異常。對于出現肝功能異常的患者,應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最優的處理方案,以確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療效果。 據悉,貝達喹啉的仿制藥已在印度正式上市。對于需要購買此藥的患者來說,現在有了更多的選擇。若考慮購買此藥,患者可以選擇前往國外就醫,并在當地合法購買該藥品。仿制藥為那些尋求更經濟、有效治療方案的患者帶來了希望。“海得康”作為一個專業的醫療咨詢平臺,有著豐富的國際新藥動態知識和經驗,能夠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有需要,可以撥打服務熱線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來獲取幫助。 請注意,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應僅作為參考,具體用藥還請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