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拉帕利治療BRCA突變癌癥:原理與臨床案例分享时间:2025-04-16 作者:醫學編輯李可艾 阅读 奧拉帕利作為一種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劑,在BRCA突變癌癥治療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在人體細胞中,DNA損傷修復機制至關重要,BRCA基因(包括BRCA1和BRCA2)參與同源重組修復(HRR)途徑,負責修復DNA雙鏈斷裂。當BRCA基因發生突變時,其編碼的蛋白功能缺陷,導致HRR途徑受損,細胞修復DNA雙鏈斷裂的能力下降。 而PARP則主要負責DNA單鏈損傷修復。在BRCA突變的癌細胞中,由于HRR途徑存在缺陷,細胞對PARP抑制劑更為敏感。奧拉帕利通過抑制PARP的活性,阻止其對DNA單鏈損傷的修復,使得癌細胞中累積大量的DNA損傷。當DNA損傷達到一定程度時,癌細胞無法進行正常的細胞分裂和增殖,最終走向凋亡,這就是“合成致死”效應。這種效應使得奧拉帕利能夠精準打擊BRCA突變的癌細胞,而對正常細胞的影響相對較小。 臨床案例分享 案例一:BRCA2突變膽管癌患者 一名53歲男性患者,因膽囊結石于2017年3月進行膽囊切除術,術后出現肝轉氨酶升高和膽汁淤積參數升高,CT引導的肝活檢顯示浸潤性腺癌,與膽管癌一致,免疫組化檢測PD-L1表達為陰性。組織檢查證實為高級別肝內膽管癌,術后患者開始使用吉西他濱和順鉑雙藥治療,但因不耐受停用順鉑。影像學成像顯示完全緩解且初始切除顯示邊緣受累,患者進行了后續切除,后進行密切隨訪。 隨訪期間,使用下一代測序技術分析癌組織,檢測出BRCA2基因(E1493fs*10)變異,在NF2、APC、TP53、CDKN2A和MLL2基因中也檢測到變異,微衛星狀態穩定,腫瘤突變負荷相對較低(4 muts/Mb)。由于患者的家族史呈陽性,一級親屬中父親患有胰腺癌和姐姐患有乳腺癌,因此,在腫瘤組織中發現BRCA2突變后,對BRCA1和BRCA2基因進行胚系基因檢測,結果顯示存在匹配的BRCA2胚系突變。 2020年2月,患者通過MRI診斷為CCA肝內復發,對復發病灶進行了免疫組化檢查,與2017年原發病灶的初始活檢相比,免疫組化顯示PD-L1表達呈陽性。此外,腫瘤組織顯示HER2 neu過度表達,FISH比值≥2。隨后患者接受PARP抑制劑(奧拉帕利)和PD-1抑制劑(帕博利珠單抗)聯合治療。大約每3個月通過胸部CT和腹部CT或MRI或肝臟MRI進行分期檢查。2021年1月首次影像學顯示沒有CCA復發跡象,與完全緩解一致。大約15個月后,直至2022年4月,腹膜表現和淋巴結轉移保持完全緩解,沒有新發生轉移的證據。 案例二:BRCA1突變晚期三陰性乳腺癌患者 一名38歲女性患者,2011年3月首次被診斷為右乳早期乳腺癌,接受了象限切除術加同側腋窩淋巴結清掃術,以及輔助化療和放療。5年后,發現對側結節,進行左乳象限切除術,隨后輔助全身治療,包括多西他賽加環磷酰胺化療和放療。基因檢測顯示胚系BRCA1有害變異,接受了預防性雙側乳腺切除術和卵巢切除術。1年后,發現皮膚轉移和骨浸潤,開始一線全身治療。患者參加了IMpassion131試驗(阿替利珠單抗加紫杉醇),但被隨機分配到安慰劑組。接受了LAG525聯合卡鉑作為二線治療(CLAG525B2101試驗),PFS為14個月。 疾病進展時,有資格接受奧拉帕利(300mg,每日兩次)三線治療,并在治療6個月后完全緩解,撰寫本文時PFS為40個月。該患者先前接受了化療和免疫治療,奧拉帕利三線治療后完全緩解,且反應持久,耐受性和生活質量相對較好。 這些臨床案例充分展示了奧拉帕利在BRCA突變癌癥治療中的顯著療效,為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和生存機會。 奧拉帕利仿制藥已在老撾上市,仿制藥是一種治病的新選擇,如需購買,可自行出國就醫, “海得康”作為一個專業的醫療咨詢平臺,為患者提供有關該藥物的詳細信息和個性化建議。海得康有著豐富的國際新藥動態知識和經驗,能夠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有需要,可以撥打服務熱線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來獲取幫助。請注意,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應僅作為參考,并不應替代醫生的專業建議。在決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藥物治療方案之前,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