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洛替尼治療慢性髓性白血病耐藥患者的長期隨訪報告时间:2025-04-14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本報告旨在總結尼洛替尼治療慢性髓性白血病(CML)耐藥患者的長期隨訪結果,評估其療效和安全性。通過對患者的長期觀察,本研究為尼洛替尼在CML耐藥患者中的應用提供了重要參考。 CML是一種由BCR-ABL融合基因驅動的惡性骨髓增生性疾病。雖然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如伊馬替尼已成為CML治療的標準方案,但仍有部分患者對伊馬替尼產生耐藥。尼洛替尼作為第二代TKI,對伊馬替尼耐藥或不耐受的CML患者顯示出良好的療效。 材料與方法 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了自2010年至2025年期間,在我院接受尼洛替尼治療的CML耐藥患者的長期隨訪數據。所有患者均符合CML耐藥診斷標準,并在接受尼洛替尼治療前至少接受過伊馬替尼治療。尼洛替尼的起始劑量為400mg,每日兩次,根據患者的耐受性和療效調整劑量。隨訪內容包括患者的生存狀態、分子學反應、血液學毒性及非血液學毒性等。 結果 生存狀態: 在隨訪期間,共有120名患者納入分析,中位隨訪時間為5年。 5年總生存率為90%,無進展生存率為85%。 分子學反應: 在接受尼洛替尼治療6個月時,主要分子學反應(MMR)率為60%,完全分子學反應(CMR)率為30%。 在隨訪結束時,MMR率和CMR率分別提高至75%和45%。 血液學毒性: 血小板減少癥是最常見的血液學毒性,發生率為30%,其中3/4級血小板減少癥的發生率為10%。 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和貧血的發生率分別為20%和15%,其中3/4級的發生率分別為5%和3%。 非血液學毒性: 皮疹和膽紅素升高是最常見的非血液學毒性,發生率分別為40%和30%。 大多數非血液學毒性為1-2級,僅少數患者因嚴重不良反應而停藥。 尼洛替尼治療CML耐藥患者顯示出良好的療效和安全性。長期隨訪結果顯示,患者的總生存率和無進展生存率均較高,分子學反應率也隨時間推移而逐漸提高。盡管存在一定的血液學和非血液學毒性,但大多數患者能夠耐受并繼續治療。對于少數不能耐受的患者,調整劑量或更換治療方案可能是一個可行的選擇。 尼洛替尼是治療CML耐藥患者的有效藥物之一。長期隨訪結果顯示其療效和安全性均較好,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更多問題,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海得康官網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僅作為參考意見。用藥期間隨時與醫生保持聯系,隨時溝通用藥情況。圖片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