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達沙替尼治療CML患者后出現胸腔積液的病例分析时间:2025-04-14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病例概述: 患者為一名52歲男性,于2024年初被確診為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慢性期?紤]到患者的年齡和病情,醫生決定采用達沙替尼(Dasatinib)作為一線治療方案,劑量為100mg/日口服。治療初期,患者反應良好,BCR-ABL1轉錄水平顯著下降,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治療經過: 然而,在治療大約6個月后,患者開始出現胸悶、氣短等癥狀。經胸部CT檢查,發現患者雙側胸腔出現中等量積液,診斷為胸腔積液?紤]到患者正在接受達沙替尼治療,醫生懷疑胸腔積液可能與藥物不良反應有關。 為明確診斷,醫生對患者進行了全面的檢查,排除了結核、腫瘤等其他可能導致胸腔積液的原因。隨后,決定停用達沙替尼,并給予利尿、胸腔穿刺引流等對癥治療。治療約1周后,患者癥狀明顯緩解,胸腔積液逐漸吸收。 為了避免疾病復發,醫生在患者胸腔積液完全吸收后,嘗試重新給予低劑量達沙替尼(50mg/日)治療,并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然而,患者在重新用藥3天后再次出現胸悶、氣短癥狀,胸腔積液復現。因此,醫生決定終止達沙替尼治療,改用其他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進行替代治療。 病例分析: 本例患者在使用達沙替尼治療CML過程中出現了胸腔積液這一不良反應。胸腔積液是達沙替尼治療CML時較為常見的不良反應之一,其發生機制可能與藥物抑制血小板衍生的生長因子受體β或SRC家族激酶有關,導致胸膜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液體滲出至胸腔。 在處理此類不良反應時,及時停用可疑藥物并給予對癥治療是關鍵。同時,對于需要重新用藥的患者,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必要時調整藥物劑量或更換治療方案。 對于接受達沙替尼治療的CML患者,應密切監測其病情變化,特別是注意胸腔積液等不良反應的發生。一旦出現不良反應,應及時處理,以確保患者的治療安全和療效。 達沙替尼仿制藥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購藥,可出國就醫。海得康專注正規海外醫療,幫助中國患者搭建海外醫藥橋梁!更多藥品資訊,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溫馨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具體的治療方案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綜合評估后確定。在用藥期間,請與醫生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反饋用藥情況。如果圖片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