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派替尼聯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在難治性胃腸道間質瘤晚期治療中的應用:兩例病例報告與文獻回顧时间:2024-06-21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本病例報告詳細描述了兩例轉移性難治性胃腸道間質瘤(GIST)患者的治療歷程,這兩位患者的治療史分別長達6-14年。值得一提的是,兩位患者的后續治療方案中均納入了瑞派替尼(Ripretinib)的劑量遞增以及與其他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的聯合療法。據我們了解,這是首份探討瑞派替尼聯合療法在胃腸道間質瘤晚期治療中的應用效果的報告。 病例1涉及一名57歲的女性患者,該患者在2008年因腹膜后胃腸道間質瘤接受了手術切除。腫瘤在2009年復發后,患者開始使用伊馬替尼治療,并達到了長達8年的完全緩解。隨后,她接受了舒尼替尼和瑞格非尼的治療。2021年3月,由于病情進展(PD),患者開始服用瑞派替尼(150mg,每日一次),并實現了部分緩解(PR)。然而,六個月后病情再次進展。隨后,我們增加了瑞派替尼的劑量(150mg,每日兩次),并聯合使用瑞派替尼(100mg,每日一次)和伊馬替尼(200mg,每日一次)。2022年2月的CT檢查顯示病變穩定,內部出現壞死。這種聯合治療方案使患者的病情穩定了7個月。然而,在2022年7月的進一步隨訪中,病情再次進展,患者于2022年9月去世。 病例2描述了一名73歲的女性患者,她在2016年被診斷為不可切除的十二指腸胃腸道間質瘤,已轉移至肝、肺和淋巴結。在接受伊馬替尼治療后,她陸續接受了舒尼替尼、瑞格非尼和再次使用伊馬替尼的治療。2016年開始給予瑞派替尼(150mg,每日一次)。2021年5月,病情達到穩定(SD)。然而,在2021年12月,由于病情進展,瑞派替尼的劑量增加至(200mg,每日一次)。雖然腫瘤整體尺寸增大,但右后葉出現消退,表現出異質性。2022年2月,患者開始每日聯合服用瑞派替尼(150mg)和舒尼替尼(25mg)。在2022年4月的隨訪中,患者的癥狀略有改善,血液學參數穩定。這種聯合治療方案使患者的病情穩定了5個月,但在2022年7月出現進展,隨后停止了治療。由于患者的一般狀況不佳,她一直在接受營養治療,直到2022年10月進行最后一次隨訪。 綜上所述,瑞派替尼與其他TKI的聯合治療可能成為難治性胃腸道間質瘤患者的有效晚期治療選擇。 “海得康”一直緊密跟蹤國際新藥的最新進展,并致力于為國內患者提供關于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請撥打我們的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們的專業團隊會為提供詳細的咨詢。 溫馨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具體的治療方案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綜合評估后確定。在用藥期間,請與醫生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反饋用藥情況。如果圖片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