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拉帕利:PARP抑制劑在BAP1缺陷及其他DNA損傷反應途徑異常腫瘤中的臨床探索时间:2025-01-03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BRCA1相關蛋白1(BAP1)作為細胞周期與DNA損傷反應(DDR)的核心調控因子,其突變(mBAP1)會導致蛋白功能喪失,進而引發一系列生物學效應。前期研究顯示,PARP抑制劑(PARPis)在mBAP1突變的臨床前模型中展現出合成致死性,且這一效應與BRCA狀態無直接關聯。本研究旨在評估尼拉帕利(Niraparib)在可能攜帶mBAP1突變的晚期腫瘤患者中的臨床療效。 本研究為一項II期多中心臨床試驗,納入難治性實體瘤患者,并根據腫瘤特征分為兩隊:隊列A(可能攜帶mBAP1突變的特定組織學類型腫瘤)和隊列B(具有其他已知非BRCA相關DDR突變的非特定組織學類型腫瘤)。所有患者均接受每日一次300mg尼拉帕利口服治療,每周期28天。研究的主要評估指標為客觀緩解率(ORR),次要指標包括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總生存期(OS)。 共計37例患者入組,其中31例可評估療效(隊列A:18例;隊列B:13例)。在隊列A中,觀察到的最佳療效為1例部分緩解(PR;6%)、8例疾病穩定(SD;44%)和9例疾病進展(PD;50%)。由于未達到預設的療效標準,該隊列在第一階段即停止招募。值得注意的是,在PR或SD患者中,78%(7/9)確認了mBAP1突變,而PD患者中僅33%(3/9)確認。mBAP1突變患者(n=10)的中位PFS為6.7個月(95% CI:1.0-9.2),顯著長于野生型患者(n=8;P=0.020)的1.8個月(95% CI:0.9-4.5)。在隊列B中,最佳療效為6例SD(46%)和7例PD(54%),這些患者中檢測到ATM、CHEK2、PTEN、RAD50和ARID1A等DDR相關基因突變。 盡管尼拉帕利在本研究中未達到預設的客觀緩解率終點,但部分已確認mBAP1突變的患者確實獲得了臨床益處。這一發現為尼拉帕利在特定DDR缺陷腫瘤中的進一步應用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信息。
尼拉帕利仿制藥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購藥,可出國就醫。海得康專注正規海外醫療,幫助中國患者搭建海外醫藥橋梁!更多藥品資訊,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溫馨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具體的治療方案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綜合評估后確定。在用藥期間,請與醫生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反饋用藥情況。如果圖片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