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己烯酸相關視野缺損的臨床特征與監測策略:病例報告與文獻回顧
病例報告:
患者小紅(化名),女,因嬰兒痙攣癥接受氨己烯酸治療。在治療過程中,患者逐漸出現雙眼視野的向心性縮小,特別是鼻側視野。經過眼科詳細檢查,確診為氨己烯酸相關視野缺損。
臨床特征
視野缺損類型:
氨己烯酸相關視野缺損通常為雙眼視野的向心性縮小,特別是鼻側視野。這種視野缺損通常是不可逆的,且可能在治療的數月或數年后才逐漸顯現。
癥狀表現:
患者在視野缺損早期可能無明顯癥狀,但隨著視野缺損的加重,患者可能會出現駕駛困難、閱讀障礙等日常生活中的不便。
發生機制:
氨己烯酸相關視野缺損的具體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與氨己烯酸抑制視網膜內GABA氨基轉移酶,導致視網膜內GABA水平升高,進而產生興奮性毒性有關。
監測策略
治療前評估:
在開始使用氨己烯酸治療前,應對患者進行全面的眼科評估,包括視野檢查、眼底檢查等,以排除其他可能干擾視野的眼部疾病。
定期監測:
在治療過程中,應定期為患者進行視野檢查,以早期發現視野變化并及時干預。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建議接受氨己烯酸治療的患者在開始用藥后4周內進行眼科檢查,隨后每3個月進行一次眼科檢查,直到停藥為止。
監測方法:
常用的視野檢查方法包括靜態視野檢查(如Humphrey視野計)和動態視野檢查(如Goldmann視野計)。此外,視網膜電圖(ERG)和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也被認為是較理想的定期檢測氨己烯酸相關視野縮窄的方法。
文獻回顧
根據文獻報道,氨己烯酸導致的視野縮窄的發生率從14%到92%不等。這種差異可能與各研究在臨床標準、視野檢查方法選擇、給藥劑量和治療周期等指標上的差異有關。此外,氨己烯酸導致的視野縮窄好發于男性,發生率與氨己烯酸的累計用藥劑量呈正相關。
氨己烯酸相關視野缺損是氨己烯酸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一種嚴重不良反應。為了降低這種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我們需要在治療前對患者進行全面的眼科評估,并在治療過程中定期監測患者的視野變化。同時,我們也需要關注其他可能的氨己烯酸相關副作用,如嗜睡、疲倦等,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氨己烯酸相關視野缺損是氨己烯酸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一種嚴重不良反應。為了降低這種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我們需要采取全面的監測策略,包括治療前評估、定期監測和選擇合適的監測方法等。同時,我們也需要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及藥物副作用,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氨己烯酸仿制藥已在老撾上市,仿制藥是一種治病的新選擇,如需購買,可自行出國就醫, “海得康”作為一個專業的醫療咨詢平臺,為患者提供有關該藥物的詳細信息和個性化建議。海得康有著豐富的國際新藥動態知識和經驗,能夠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有需要,可以撥打服務熱線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來獲取幫助。請注意,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應僅作為參考,并不應替代醫生的專業建議。在決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藥物治療方案之前,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