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嬰兒痙攣癥患者使用氨己烯酸后癲癇發作完全控制的長期隨訪觀察
病例
患者小明(化名),男,出生后6個月時被確診為嬰兒痙攣癥(IS),一種難治性癲癇腦病。經過多種抗癲癇藥物治療無效后,開始使用氨己烯酸(Vigabatrin)進行治療。經過長期隨訪觀察,患者的癲癇發作得到了完全控制,且未出現明顯的副作用。
病史簡介
小明出生后6個月時,開始出現頻繁的點頭、擁抱樣痙攣發作,每次發作持續數秒至數十秒不等。發作間期,小明表現出明顯的發育遲緩,尤其是智力和運動發育明顯落后于同齡兒童。顱腦MRI檢查未見明顯異常,腦電圖檢查顯示高峰節律紊亂。根據臨床表現和腦電圖特征,小明被確診為嬰兒痙攣癥。
初步治療:
小明首先接受了多種傳統抗癲癇藥物治療,包括苯巴比妥、丙戊酸鈉等,但均未能有效控制癲癇發作。
氨己烯酸治療:
在多學科討論后,決定為小明使用氨己烯酸進行治療。氨己烯酸是一種口服的小分子抗癲癇藥物,通過抑制γ-氨基丁酸(GABA)氨基轉移酶,提高腦內GABA濃度,從而發揮抗癲癇作用。
小明開始接受氨己烯酸治療,初始劑量為每日50mg/kg,分2次口服。在治療初期,小明的癲癇發作頻率有所減少,但仍未完全控制。
經過1個月的劑量調整,小明的氨己烯酸劑量逐漸增加至每日100mg/kg,分2次口服。此時,小明的癲癇發作頻率進一步減少,且發作程度明顯減輕。
治療3個月后,小明的癲癇發作得到了完全控制,且未出現明顯的副作用。
長期隨訪觀察
癲癇發作控制情況:
自開始使用氨己烯酸治療以來,小明的癲癇發作得到了完全控制,未再出現任何形式的癲癇發作。
發育情況:
經過長期隨訪觀察,小明的智力和運動發育雖然仍落后于同齡兒童,但相比治療前有了明顯的進步。
副作用監測:
在整個治療期間,小明未出現明顯的氨己烯酸相關副作用,如視野缺損、嗜睡、疲倦等。然而,為了安全起見,我們仍定期為小明進行眼科檢查、肝腎功能監測等。
本例患者使用氨己烯酸治療后,癲癇發作得到了完全控制,且未出現明顯的副作用。這表明氨己烯酸對于嬰兒痙攣癥患者是一種有效的治療藥物。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氨己烯酸治療可能伴隨一些潛在的副作用,如視野缺損等,因此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密切監測患者的病情變化及藥物副作用。
本例嬰兒痙攣癥患者使用氨己烯酸治療后,癲癇發作得到了完全控制,且長期隨訪觀察未出現明顯的副作用。這表明氨己烯酸對于嬰兒痙攣癥患者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藥物。
氨己烯酸仿制藥已在老撾上市,仿制藥是一種治病的新選擇,如需購買,可自行出國就醫, “海得康”作為一個專業的醫療咨詢平臺,為患者提供有關該藥物的詳細信息和個性化建議。海得康有著豐富的國際新藥動態知識和經驗,能夠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有需要,可以撥打服務熱線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來獲取幫助。請注意,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應僅作為參考,并不應替代醫生的專業建議。在決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藥物治療方案之前,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