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替戊醇聯合氯巴占:難治性癲癇患兒的新希望时间:2025-07-15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Dravet綜合征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癲癇性腦病,約80%的病例由SCN1A基因突變引起,表現為嬰兒期起病的難治性癲癇發作,伴隨智力、運動及語言發育遲緩。傳統抗癲癇藥物療效有限,而司替戊醇(Stiripentol)與氯巴占(Clobazam)的聯合應用為患兒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 核心研究數據 法國多中心試驗:21例Dravet綜合征患兒(平均年齡9.4歲)在氯巴占及丙戊酸鹽優化治療基礎上,隨機接受司替戊醇50mg/kg/日或安慰劑,持續2個月。結果顯示,司替戊醇組15例(71%)患兒癲癇發作頻率降低≥50%,其中9例完全無發作;安慰劑組僅1例(5%)有效。 意大利開放標簽試驗:23例患兒(平均年齡9.1歲)接受司替戊醇治療,2個月后8例(66.7%)發作頻率降低≥50%,3例完全無發作。 長期隨訪研究:41例患兒(中位年齡5歲7個月)接受司替戊醇治療,中位時間37個月。結果顯示,20例(49%)全身強直陣攣發作頻率降低≥50%,11例(27%)局灶性癲癇發作頻率降低≥50%,11例(42%)癲癇持續狀態頻率降低≥50%。 機制與優勢 協同增效:司替戊醇通過抑制GABA轉氨酶活性,增加GABA濃度,同時抑制CYP3A4等肝藥酶,升高氯巴占及其活性代謝物N-去甲氯巴占的血藥濃度,增強其抗癲癇作用。 減少發作頻率:聯合治療可顯著降低癲癇發作頻率,尤其是減少癲癇持續狀態的發生,降低患兒死亡風險。 改善認知功能:長期隨訪顯示,聯合治療可延緩患兒智力、運動及語言發育遲緩的進展。 適用人群:6個月以上、體重≥7kg的Dravet綜合征患兒,尤其是氯巴占及丙戊酸鹽治療無效者。 用藥方案:司替戊醇起始劑量20mg/kg/日,目標劑量50mg/kg/日,分2-3次口服;氯巴占起始劑量0.2-0.3mg/kg/日,2-3周后增至0.5-1.0mg/kg/日。 安全性:常見不良反應包括食欲減退(發生率45%)、體重減輕(30%)及鎮靜(20%)。需每6個月監測肝功能及血常規,警惕中性粒細胞減少風險。 司替戊醇聯合氯巴占是難治性癲癇患兒的新希望,其療效與安全性在多項隨機對照試驗及長期觀察中得到驗證。聯合治療可顯著降低癲癇發作頻率,改善患兒生活質量,延緩疾病進展。 司替戊醇仿制藥已在老撾上市,仿制藥是一種治病的新選擇,如需購買,可自行出國就醫, “海得康”作為一個專業的醫療咨詢平臺,為患者提供有關該藥物的詳細信息和個性化建議。海得康有著豐富的國際新藥動態知識和經驗,能夠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有需要,可以撥打服務熱線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來獲取幫助。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所有內容均根據公開信息查詢整理發布,如有雷同或侵權請聯系刪除。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醫生的專業建議。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藥物治療方案前,請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