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uqap vs Alpelisib:PIK3CA突變乳腺癌靶向治療對比时间:2025-07-09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PIK3CA基因突變是乳腺癌中最常見的驅動突變之一,約40%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攜帶該突變,導致PI3K/AKT/mTOR信號通路異常激活,進而引發內分泌治療耐藥。Truqap(卡帕塞替尼)和Alpelisib(阿培利司)作為兩款針對PIK3CA突變的靶向藥物,通過不同機制抑制信號通路,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本文將從療效、安全性及適應癥等方面對比兩款藥物。 療效對比 Alpelisib是全球首款獲批的PIK3CA抑制劑,其獲批基于Ⅲ期SOLAR-1研究。該研究納入572例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結果顯示,在PIK3CA突變患者中,Alpelisib聯合氟維司群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達11.0個月,顯著優于安慰劑聯合氟維司群的5.7個月(HR=0.65,P<0.001)?偩徑饴剩∣RR)方面,Alpelisib組為36%,安慰劑組為16%。在伴有內臟轉移的患者中,Alpelisib的療效更為顯著,中位PFS延長至9.9個月(vs. 安慰劑組的3.7個月)。 Truqap的獲批則基于Ⅲ期CAPItello-291研究。該研究納入708例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結果顯示,在PIK3CA/AKT1/PTEN突變患者中,Truqap聯合氟維司群的中位PFS為7.3個月,顯著優于安慰劑聯合氟維司群的3.1個月(HR=0.50,P<0.001)。在總體人群中,Truqap組的中位PFS為7.2個月,安慰劑組為3.6個月(HR=0.60,P<0.001)。值得注意的是,Truqap在非突變患者中也顯示出一定療效,中位PFS延長至5.5個月(vs. 安慰劑組的3.7個月,HR=0.79)。 安全性對比 Alpelisib的常見不良反應包括高血糖(64%)、腹瀉(58%)、惡心(45%)和皮疹(36%)。3/4級高血糖發生率為37%,需密切監測血糖并調整降糖藥物劑量。此外,約25%的患者因不良反應中斷治療。 Truqap的常見不良反應包括腹瀉(72%)、皮疹(58%)、高血糖(45%)和惡心(36%)。3/4級不良反應主要為高血糖(13%)、皮疹(8%)和腹瀉(6%)。Truqap采用間歇給藥方案(用藥4天/停3天),顯著降低了毒性風險,僅11%的患者因不良反應中斷治療。 適應癥與臨床應用 Alpelisib獲批用于治療接受過內分泌治療后進展的PIK3CA突變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需聯合氟維司群使用。其高血糖風險限制了在糖尿病或糖耐量異常患者中的應用。 Truqap的適應癥更為廣泛,涵蓋PIK3CA/AKT1/PTEN突變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無論是否接受過CDK4/6抑制劑治療。其間歇給藥方案和較低的3/4級不良反應發生率,使其在長期治療中更具優勢。 Alpelisib在PIK3CA突變患者中展現出更高的ORR,但高血糖風險需嚴格管理;Truqap則在PFS延長和安全性方面表現均衡,尤其適用于非突變患者或需長期治療的患者。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更多問題,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海得康官網微信:15600654560。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所有內容均根據公開信息查詢整理發布,如有雷同或侵權請聯系刪除。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醫生的專業建議。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藥物治療方案前,請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