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吡非尼酮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延緩肺功能下降的關鍵藥物时间:2025-06-18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特發性肺纖維化(IPF)是一種病因不明的慢性進行性間質性肺疾病,其特征是肺組織逐漸纖維化,導致肺功能不可逆性下降。吡非尼酮作為一種多效性小分子化合物,憑借其抗纖維化、抗炎及抗氧化特性,成為IPF治療領域的核心藥物之一。 作用機制與療效驗證 吡非尼酮通過抑制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PDGF)等關鍵因子的表達,減少成纖維細胞增殖和膠原合成,從而阻斷纖維化進程。其抗炎作用可抑制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等炎癥因子的釋放,減輕肺部炎癥反應;抗氧化特性則通過清除活性氧(ROS)減少組織損傷。 多項臨床試驗證實了吡非尼酮的療效。CAPACITY 004試驗顯示,每日2403mg吡非尼酮治療72周后,患者用力肺活量(FVC)下降率顯著低于安慰劑組(p<0.001)。ASCEND試驗進一步驗證,吡非尼酮使FVC下降≥10%的風險降低47.9%(p<0.001),并延長無進展生存期(p<0.001)。此外,針對非IPF相關間質性肺病(如系統性硬化病相關ILD)的研究表明,吡非尼酮可延緩FVC及一氧化碳彌散量(DLco)的下降趨勢,表明其適用范圍不僅限于IPF。 劑量調整與臨床應用 吡非尼酮的推薦劑量因地區而異:亞洲國家通常為1800mg/天,歐美地區為2403mg/天。然而,部分患者因不良反應需調整劑量。韓國一項上市后監測研究納入143例IPF患者,發現1200mg/天組與標準劑量組在48周內的FVC下降率無顯著差異(p>0.05),且死亡率、住院率及急性加重發生率相似。這表明,低劑量吡非尼酮在控制不良反應的同時,仍能有效延緩肺功能惡化。 安全性與耐受性 吡非尼酮的常見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反應(惡心、腹瀉)、光敏性皮疹及肝功能異常,但多為輕中度且可控。長期隨訪研究(RECAP)證實,其安全性與耐受性良好,適合長期治療。 吡非尼酮通過多靶點干預IPF病理進程,顯著延緩肺功能下降,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劑量調整策略為不耐受患者提供了靈活的治療選擇,進一步擴大了其臨床應用價值。 “海得康”一直緊密跟蹤國際新藥的最新進展,并致力于為國內患者提供關于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請撥打我們的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們的專業團隊會為提供詳細的咨詢。 溫馨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具體的治療方案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綜合評估后確定。在用藥期間,請與醫生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反饋用藥情況。如果圖片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