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沙佐米 vs. 硼替佐米:蛋白酶體抑制劑在骨髓瘤中的療效與安全性對比时间:2025-06-12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藥物機制與結構差異 伊沙佐米與硼替佐米均為蛋白酶體抑制劑(PI),通過抑制20S蛋白酶體β5亞基活性,阻斷腫瘤細胞蛋白質降解,誘導細胞凋亡。但兩者在結構與作用模式上存在顯著差異: 伊沙佐米:口服可逆性PI,化學結構不含硼原子,與β5亞基結合為可逆性抑制,半衰期短(約9.5小時),需每日給藥。 硼替佐米:注射用不可逆性PI,含硼原子,與β5亞基結合后解離緩慢,每周給藥1-2次。 療效對比 TOURMALINE-MM1研究: 一項全球Ⅲ期雙盲試驗納入722例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RRMM)患者,隨機分為伊沙佐米聯合來那度胺-地塞米松(IRd)組與安慰劑-Rd組。結果顯示: 無進展生存期(PFS):IRd組中位PFS為20.6個月,顯著優于安慰劑-Rd組的14.7個月(HR=0.74,P=0.01)。 總緩解率(ORR):IRd組ORR達78.3%,≥VGPR率為48%,顯著高于安慰劑-Rd組的72%和39%。 至下次治療時間(TTNT):IRd組中位TTNT為24.1個月,較安慰劑-Rd組延長6.5個月。 真實世界研究: INSIGHT MM研究納入564例RRMM患者,IRd方案中位PFS為19.9個月,ORR為64.6%,與TOURMALINE-MM1研究結果一致。早期治療線數(2-3線)患者中位PFS達27.6個月,顯著優于晚期(≥4線)患者的17.5個月。 硼替佐米療效數據: 一項Ⅲ期試驗顯示,硼替佐米聯合Rd方案治療RRMM患者,中位PFS為16.7個月,ORR為67%。盡管兩者PFS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12),但硼替佐米組需靜脈注射,治療依從性較低。 安全性對比 伊沙佐米: 主要不良反應為胃腸道毒性(腹瀉33%、嘔吐24%)、血小板減少(12%)及皮疹(19%)。3-4級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7%,嚴重不良反應(SAE)發生率為22%。 硼替佐米: 主要毒性為周圍神經病變(PN)36%、血小板減少(33%)及胃腸道反應(惡心28%)。3-4級PN發生率達15%,導致12%患者因不耐受停藥。 耐受性優勢: 伊沙佐米口服給藥方式顯著減少注射相關并發癥,且PN發生率僅為硼替佐米的1/3,適合老年或虛弱患者。 臨床應用建議 伊沙佐米:優先用于早期治療線數(2-3線)RRMM患者,尤其適合需長期維持治療或無法耐受注射的患者。 硼替佐米:適用于需要快速控制病情的進展期患者,但需密切監測PN及心臟毒性。 伊沙佐米仿制藥已在老撾上市,仿制藥是一種治病的新選擇,如需購買,可自行出國就醫, “海得康”作為一個專業的醫療咨詢平臺,為患者提供有關該藥物的詳細信息和個性化建議。海得康有著豐富的國際新藥動態知識和經驗,能夠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有需要,可以撥打服務熱線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來獲取幫助。請注意,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應僅作為參考,并不應替代醫生的專業建議。在決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藥物治療方案之前,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