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泊替尼在腦轉移患者中的療效探索,如何購買該藥品?时间:2025-06-04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METex14跳突NSCLC患者中約40%發生腦轉移,預后較差。特泊替尼作為高選擇性MET抑制劑,因其良好的血腦屏障穿透能力,在腦轉移患者中展現出獨特療效。本文基于VISION研究及真實世界數據,分析特泊替尼在腦轉移NSCLC中的療效與安全性。 1. 臨床試驗數據:顱內療效顯著 VISION研究: 43例腦轉移患者中,顱內疾病控制率(DCR)達88.4%,顱內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20.9個月。 15例靶病灶患者中,顱內客觀緩解率(ORR)為66.7%,顱內中位緩解持續時間(DOR)未達到。 亞組分析: 年齡≥75歲患者顱內ORR為73.3%,與年輕患者無顯著差異。 基線腦膜轉移患者顱內ORR為50%,DCR為80%。 2. 作用機制:血腦屏障穿透與抗腫瘤活性 血腦屏障穿透: 特泊替尼在腦腫瘤中的濃度高于正常腦組織,且不會在正常腦組織中富集或損害血腦屏障。 抗腫瘤活性: 動物實驗顯示,特泊替尼可顯著降低MET擴增NSCLC腦轉移模型的腫瘤體積,并改善血管通透性。 3. 真實世界數據:長期生存獲益 案例1: 68歲女性患者,右肺腺癌術后肺內、腎上腺、腦轉移,接受特泊替尼治療3年,療效評估持續為部分緩解(PR),PFS達36個月。 案例2: 72歲男性患者,基線時存在腦膜轉移,特泊替尼治療12個月后,顱內病灶完全消失,PFS達18個月。 4. 安全性與耐受性 不良反應: 腦轉移患者中,3級外周水腫發生率為8%,低于非腦轉移患者(12%)。未觀察到新的神經系統不良反應。 劑量調整: 僅3例腦轉移患者因肝毒性需劑量調整,調整后療效未受影響。 5. 聯合治療策略 與奧希替尼聯用: INSIGHT 2研究顯示,特泊替尼聯合奧希替尼治療EGFR突變且MET擴增的耐藥患者,顱內ORR為50%,中位PFS為5.6個月。 與放療聯用: 一項II期研究正在探索特泊替尼聯合立體定向放療(SBRT)治療腦轉移患者的療效,初步數據顯示聯合治療可延長顱內PFS。 6. 指南推薦與臨床應用 指南推薦: 2023年NCCN指南將特泊替尼列為METex14跳突NSCLC腦轉移患者的一線治療推薦。 臨床應用: 對于無癥狀腦轉移患者,可優先使用特泊替尼;對于癥狀性腦轉移患者,建議聯合局部治療(如SRS/WBRT)。 特泊替尼在腦轉移NSCLC患者中展現出卓越的顱內療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尤其適用于高齡和腦膜轉移患者。其與放療或靶向藥物的聯合治療策略有望進一步改善預后,為METex14跳突NSCLC腦轉移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擇。 特泊替尼仿制藥已在老撾上市,仿制藥是一種治病的新選擇,如需購買,可自行出國就醫, “海得康”作為一個專業的醫療咨詢平臺,為患者提供有關該藥物的詳細信息和個性化建議。海得康有著豐富的國際新藥動態知識和經驗,能夠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有需要,可以撥打服務熱線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來獲取幫助。請注意,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應僅作為參考,并不應替代醫生的專業建議。在決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藥物治療方案之前,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