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馬替尼vs特泊替尼:哪種MET抑制劑顱內療效更好?时间:2025-05-30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直接對比:顱內緩解率的差異 卡馬替尼: GEOMETRY mono-1研究中,腦轉移患者顱內ORR為57%,iCR率達32%。 真實世界數據顯示,一線治療METex14突變腦轉移患者的iORR為87.3%,iDCR達96.4%。 特泊替尼: VISION研究顯示,腦轉移患者顱內ORR為46.7%,iDCR為93%。 針對膠質母細胞瘤(GBM)的病例報告顯示,特泊替尼單藥治療PTPRZ1-MET融合GBM患者,顱內病灶完全緩解持續35個月。 藥代動力學:血腦屏障穿透能力 卡馬替尼:腦脊液藥物濃度為血漿濃度的35%,對直徑>5mm的腦轉移病灶控制率更高。 特泊替尼:腦脊液穿透率約為25%-30%,但對MET擴增或融合的顱內病灶(如GBM)具有更強的靶向結合力。 臨床場景選擇 NSCLC腦轉移: 卡馬替尼:適用于METex14跳躍突變合并腦轉移患者,尤其是多發病灶(≥3個)或軟腦膜轉移者。 特泊替尼:適用于MET擴增或MET 14外顯子跳躍突變合并腦轉移患者,尤其對放療后進展的病灶更敏感。 原發性腦腫瘤: 特泊替尼:在PTPRZ1-MET融合的GBM中表現出完全緩解,而卡馬替尼尚未在此類患者中開展大規模研究。 耐藥后治療: 卡馬替尼耐藥:可嘗試聯合克唑替尼(針對MET D1228N突變)或奧希替尼(針對EGFR共突變)。 特泊替尼耐藥:可換用卡馬替尼或四代MET抑制劑(如Gumarontinib)。 安全性對比:顱內毒性的差異 卡馬替尼:腦水腫發生率較高(15%),需聯合甘露醇或地塞米松預防。 特泊替尼:認知障礙發生率較低(3%),但需警惕肝功能異常(ALT升高發生率32%)。 指南推薦與可及性 卡馬替尼:獲NCCN、ESMO指南一線推薦,中國已上市,月均費用約5萬元(醫保覆蓋后降至2萬元)。 特泊替尼:獲FDA批準用于METex14突變NSCLC,中國尚未上市,需通過臨床試驗或海外購藥。 卡馬替尼仿制藥已在老撾上市,仿制藥是一種治病的新選擇,如需購買,可自行出國就醫, “海得康”作為一個專業的醫療咨詢平臺,為患者提供有關該藥物的詳細信息和個性化建議。海得康有著豐富的國際新藥動態知識和經驗,能夠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有需要,可以撥打服務熱線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來獲取幫助。請注意,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應僅作為參考,并不應替代醫生的專業建議。在決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藥物治療方案之前,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