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美替尼抗病毒新突破:其對沙粒病毒的強效抑制作用时间:2025-04-29 作者:醫學編輯李可艾 阅读 曲美替尼作為MEK1/2抑制劑,在抗腫瘤領域已展現顯著療效,而近期研究發現其在抗病毒領域同樣具有突破性潛力。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王薇團隊在《醫學病毒學雜志》發表的研究顯示,曲美替尼對淋巴細胞性脈絡叢腦膜炎病毒(LCMV)具有強效抑制作用,為沙粒病毒科病毒感染治療開辟新路徑。 LCMV屬于沙粒病毒科,感染后多數患者無癥狀或表現為輕微發熱,但在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中可引發致命性腦膜炎,新生兒感染死亡率高達35%,且70%幸存者存在長期神經系統后遺癥。目前尚無針對LCMV的疫苗或特效藥物,防控手段極為有限。 研究通過體外實驗證實,曲美替尼對LCMV的Armstrong株和Cl13株在多種細胞系中均表現出劑量依賴性抑制,病毒載量降低超90%。體內實驗進一步驗證其療效:感染LCMV的小鼠接受曲美替尼治療后,脾臟和肝臟病毒載量下降85%,肝組織病理損傷評分降低60%,生存率從30%提升至75%。 其作用機制呈現多靶點特征: 干擾病毒生命周期:抑制病毒包膜糖蛋白與宿主細胞膜的融合,阻斷病毒進入; 阻斷基因組復制:抑制病毒RNA依賴性RNA聚合酶活性,減少病毒RNA合成; 調控宿主信號通路:通過抑制MEK/ERK通路,降低病毒復制所需宿主因子的表達。 曲美替尼的抗病毒優勢與其藥代動力學特性密切相關。該藥物口服生物利用度達72%,半衰期4-5天,每日一次給藥即可維持穩態血藥濃度。其安全性已在黑色素瘤、肺癌等腫瘤治療中得到驗證,常見不良反應為皮疹(57%)、腹瀉(43%)和視力模糊(9%),但通過劑量調整可有效控制。 研究團隊指出,曲美替尼作為已獲批抗腫瘤藥物,其安全性及藥代動力學特性為臨床轉化提供了基礎。未來可探索其與其他抗病毒藥物的聯合應用,例如與核苷類似物聯用抑制病毒逆轉錄,或與干擾素協同激活宿主免疫應答。此外,針對沙粒病毒科其他成員(如拉沙病毒、胡寧病毒)的體外實驗正在進行,初步結果顯示曲美替尼對多種沙粒病毒具有廣譜抑制活性。 曲美替尼仿制藥已在老撾上市,仿制藥是一種治病的新選擇,如需購買,可自行出國就醫, “海得康”作為一個專業的醫療咨詢平臺,為患者提供有關該藥物的詳細信息和個性化建議。海得康有著豐富的國際新藥動態知識和經驗,能夠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有需要,可以撥打服務熱線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來獲取幫助。請注意,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應僅作為參考,并不應替代醫生的專業建議。在決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藥物治療方案之前,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