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患者的二線治療現實結果时间:2025-02-21 作者:醫學編輯李可艾 阅读 對于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CLL),靶向藥物已成為二線治療的護理標準。在這項基于丹麥人群的隊列研究中,我們回顧了接受二線治療的CLL患者的總體生存(OS)、無治療生存(TFS)和不良事件(AE)情況。數據來源于醫療記錄和丹麥國家CLL登記冊。 共納入了286例接受二線治療的CLL患者。其中,接受氟達拉濱、環磷酰胺和利妥昔單抗(FCR)或苯達莫司汀和利妥昔單抗(BR)(合并簡稱為FCR/BR)治療的患者占37%(CI:26%-48%),接受氯胺布西爾±CD20抗體(CD20CLB/CLB)治療的患者占22%(CI:10%-33%)。其余患者接受了靶向治療。 在接受靶向治療的患者中,TFS率為70%(CI:60%-81%),明顯高于FCR/BR組(37%)和CD20CLB/CLB組(60%,CI:47%-74%)。同時,靶向治療組也顯示出OS提高的趨勢。 在不良事件方面,最常見的是感染和血液學不良事件。92%的接受靶向藥物治療的患者出現了不良事件,其中53%的患者經歷了嚴重不良事件。而在FCR/BR組和CD20CLB/CLB組,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分別為75%和53%,其中63%和31%為嚴重不良事件。 與化學免疫療法相比,這些現實世界的數據表明,針對CLL的二線靶向治療后,患者具有更長的TFS和更高的OS趨勢,即使對于可能身體較弱且合并癥更多的患者也是如此。因此,靶向治療在CLL的二線治療中顯示出了顯著的優勢。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更多問題,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海得康官網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僅作為參考意見。用藥期間隨時與醫生保持聯系,隨時溝通用藥情況。圖片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