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移性非透明細胞腎癌的護理模式與治療效果分析时间:2024-11-13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非透明細胞腎細胞癌(nccRCC)作為一組罕見的、具有多樣化和異質性的腫瘤類型,其治療通常依賴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和/或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然而,來自亞洲國家的前瞻性大規模數據仍然相對匱乏。本研究旨在探討轉移性nccRCC的護理模式及治療效果。 本研究納入了65名轉移性nccRCC患者,其中位診斷年齡為59歲(年齡范圍20-84歲),男性患者占比高達81%。在組織學亞型方面,乳頭狀細胞占43%,混合組織學(含透明細胞)占31%,肉瘤樣細胞占3%,其余23%包括嫌色細胞、粘液管細胞、梭形細胞、嗜酸細胞、髓質、低分化和橫紋肌樣細胞等多種亞型。最常見的轉移部位是肺(62%),其次是非區域淋巴結(32%)、骨(26%)和肝臟(14%)。 在護理模式方面,15%的患者出現血尿癥狀,62%的患者在接受全身治療之前進行了腎切除術。在藥物治療方面,帕唑帕尼是最常用的治療藥物,占比46%(n=30),其次是化療(20%,n=13),包括貝伐單抗聯合厄洛替尼、舒尼替尼(15%,n=10)和卡博替尼(14%,n=9)。僅有3名患者(5%)接受了納武利尤單抗聯合卡博替尼的聯合治療。 根據RECIST v1.1標準評估治療反應,結果顯示完全緩解率為1.5%,部分緩解率為20%,疾病穩定率為51%,疾病進展率為23%。值得注意的是,有17名患者因不良反應而需要減少劑量或中斷治療。在后續治療中,33%(n=22)的患者接受了二線治療,包括納武利尤單抗、阿昔替尼和依維莫司等藥物。 經過中位隨訪44個月后,整個隊列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13個月(95% CI 7.2-18.9),中位總生存期(OS)為17個月(95% CI 12.1-22.1)。盡管由于成本和獲取障礙,接受ICI治療的患者數量有限,但本研究中轉移性nccRCC患者的總體緩解率和生存率與已發表的數據相比仍然相對較好。 本研究揭示了轉移性nccRCC的護理模式和治療效果,為臨床醫生提供了寶貴的參考信息。未來,隨著治療手段的不斷進步和數據的積累,我們有望為這些患者提供更加精準和有效的治療方案。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更多問題,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海得康官網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僅作為參考意見。用藥期間隨時與醫生保持聯系,隨時溝通用藥情況。圖片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