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氏巨球蛋白血癥一線治療方案的有效性與安全性探究时间:2024-07-03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當前,基于利妥昔單抗的化學免疫療法被視為華氏巨球蛋白血癥(WM)的標準一線治療手段,而伊布替尼則作為一種備選方案逐漸受到關注。然而,由于缺乏直接對比這些治療策略的隨機試驗(RCT),對于華氏巨球蛋白血癥的最佳一線治療方案仍存在不確定性。 近期,一項研究針對華氏巨球蛋白血癥的一線治療方案進行了全面評估,主要考量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該研究納入了初次接受治療的華氏巨球蛋白血癥患者,他們分別采用了基于利妥昔單抗的方案或伊布替尼進行治療。評估指標包括緩解率、無進展生存期(PFS)、總生存期(OS)以及治療相關毒性。 研究所涉及的治療方案有:苯達莫司汀聯合利妥昔單抗(BR)、硼替佐米聯合地塞米松、環磷酰胺與利妥昔單抗(BDRC),以及伊布替尼聯合利妥昔單抗(IR)。經過兩年的跟蹤觀察,BR、BDRC和IR方案的合并PFS分別為89%、81%和82%。在毒性反應方面,硼替佐米方案的患者中神經病變更為常見,而采用化學免疫療法和伊布替尼為基礎的治療方案則分別更容易出現血液學和心臟相關毒性。 研究結果顯示,相較于基于硼替佐米或伊布替尼的聯合方案,BR方案展現出了更高的緩解率。這一發現為臨床實踐提供了新的視角。未來,將BR方案與新興療法(如新型Bruton酪氨酸激酶抑制劑)進行對比的隨機對照試驗顯得至關重要,這將有助于我們進一步明晰華氏巨球蛋白血癥的最佳治療路徑。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更多問題,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海得康官網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僅作為參考意見。用藥期間隨時與醫生保持聯系,隨時溝通用藥情況。圖片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