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二線治療的治療反應與長期預后分析时间:2024-06-07 作者:醫學編輯李可艾 阅读 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二線治療中,生物標志物的作用目前尚不完全清晰。近期,一項涵蓋167名患者的研究深入探討了這一問題。這些患者在開始急性GVHD二線全身治療時,提供了臨床數據和血清樣本以供分析。 研究中,62名患者接受了魯索替尼治療,而另外102名患者則選擇了其他全身藥物治療。與之前的前瞻性試驗結果相吻合,本研究發現,相較于非魯索替尼治療,魯索替尼在第28天(D28)的總體反應率(ORR)顯著更高(55%對比31%,P=0.003)。同時,接受魯索替尼治療的患者的非復發死亡率(NRM)明顯低于接受非魯索替尼治療的患者(2年點估計:35%對比61%,p=0.002)。 進一步的生物標志物分析揭示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魯索替尼的治療優勢主要在二線治療開始時MAGIC算法概率(MAP)較低的患者中體現。在這些MAP較低的患者中,接受魯索替尼治療的患者的NRM顯著低于非魯索替尼治療組(2年點估計:12%對比41%,p=0.016)。然而,對于MAP高的患者而言,無論是否使用魯索替尼,其NRM均保持在較高水平(2年點估計:67%與80%,p=0.65)。 深入的分析表明,D28的反應與NRM之間的關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二線治療開始時MAP水平的影響。總體而言,MAP似乎可以作為預測治療反應和NRM的一個重要指標。 綜上所述,對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二線全身治療,治療開始時的MAP水平能夠有效預測患者的治療反應和長期預后。值得注意的是,對于MAP高的患者,無論選擇何種治療方法,其預后均不容樂觀;而魯索替尼則主要為MAP低的患者帶來明顯的治療益處。 魯索替尼仿制藥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購藥,可出國就醫。海得康專注正規海外醫療,幫助中國患者搭建海外醫藥橋梁!更多藥品資訊,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溫馨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具體的治療方案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綜合評估后確定。在用藥期間,請與醫生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反饋用藥情況。如果圖片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