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瑞替尼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安全性良好,副作用多久會發生,發生率高嗎?时间:2024-01-31 作者:海得康醫學編輯劉曉曦【原创】 阅读 在R/RFLT3突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吉瑞替尼表現出良好的總體安全性。接受≥1劑吉瑞替尼120mg的綜合安全人群來自(日本患者的I期試驗、I/II期Chrysalis和III期ADMIRAL研究的結果)(n=319))。這些患者接受吉瑞替尼治療的平均時間為3.6個月。總共有83.1%的患者經歷了治療相關的不良事件。 貧血、發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和血小板減少癥是在60.2%的患者中觀察到的最常見的3級不良事件。 總共有33.9%的患者患有嚴重的不良事件;最常見的是發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丙氨酸轉氨酶(ALT)升高和天冬氨酸轉氨酶(AST)水平升高。 接受吉瑞替尼治療的患者中,分別有6%和29%的患者因不良事件減少劑量或停止治療,7%的患者因不良事件停止治療。 轉氨酶升高(51%的患者)、肌痛或關節痛(50%)、疲勞或不適(44%)、發燒(41%)、粘膜炎(41%)、水腫(40%)、皮疹(36%)、非感染性腹瀉(35%)、呼吸困難(35%)和惡心(30%)是任何級別最常見的非血液學不良事件(發生率30%)。 最常見的嚴重非血液學不良事件(發生率5%)是發燒(13%)、呼吸困難(9%)、腎功能損害(8%)、轉氨酶升高(6%)和非感染性腹瀉(5%)。 在接受吉瑞替尼治療的患者中,有2%出現致命的不良事件:心臟驟停(1%)、分化綜合征(DS)(1%)和胰腺炎(各1%)。盡管很少發生,但吉特替尼治療導致了許多臨床上特別令人關注的嚴重不良事件(不良事件SI)。特別是,DS的特點是釋放分化障礙,這是AML原始細胞的典型特征,它促進細胞成熟,向白血病細胞發出信號,使其從循環中大量滲入組織,導致組織損傷。 在綜合安全人群中,無論是否存在白細胞增多,在治療開始后第2天至75天期間,有11名患者(3%)出現DS。大多數患者在停藥后康復。在兩名患者(0.6%)中觀察到3級治療引起的可逆性后部腦病(PRES)。7.2%的患者出現治療相關的QT間期延長,其中1.9%的患者出現顯著的QT間期延長。1.3%的患者心力衰竭被視為3級且與治療相關(0.9%的患者心力衰竭為嚴重)。 總共有2.5%的患者出現3級治療相關過敏反應,其中1.6%為嚴重過敏反應(包括一名經歷過敏反應的患者)(EMA)。除了肝臟轉氨酶水平升高(這種情況在吉瑞替尼接受者中更為常見)之外,ADMIRAL試驗中的吉瑞替尼治療和挽救化療在治療的前30天引起了類似的不良事件。除咳嗽(每位患者年0.09例與0.05例事件)、AST水平升高(每位患者年1.26例與0.76例事件)和ALT水平升高(每位患者年1.22例與0.84例事件)外,所有吉瑞替尼接受者的暴露調整不良事件低于挽救性化療接受者。 吉瑞替尼接受者每患者年經歷19.34次事件,而接受挽救性化療的患者每患者年經歷42.44次經暴露調整的3級不良事件事件。吉瑞替尼具有超過2年的穩定安全性。現實研究顯示出與臨床試驗相似的毒性,進一步證明了吉瑞替尼的可控毒性特征。 海得康”挖掘海外已上市藥品資訊,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海得康醫學顧問咨詢電話:400-001-9769,官網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醫藥信息內容僅供參考,具體疾病治療和用藥請咨詢醫生評估,海得康不承擔任何責任。本站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