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厄達替尼與化療相比治療晚期尿路上皮癌的效果和安全性(副作用)?时间:2023-11-21 作者:海得康醫學編輯劉曉曦【原创】 阅读 厄達替尼的批準基于一項針對不可切除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和FGFR2/3改變患者的II期單臂試驗,該試驗顯示40%的患者獲得完全或部分緩解。迄今為止,幾項單臂或II期研究支持了厄達替尼在轉移性尿路上皮癌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然而,THOR是第一個針對既往接受過含鉑化療(多西他賽或長春氟寧)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的患者進行比較厄達替尼與標準護理的III期試驗。 這項隨機THOR試驗納入了266名患有晚期尿路上皮癌的患者,這些患者存在FGFR2/3畸變,并且其疾病對先前的一種或兩種治療沒有反應。所有患者均在一線或二線環境中接受過抗PD-1治療。 對患者進行選定的FGFR改變篩查,并根據先前的抗PD-1治療將其分配到兩個隊列。患者被隨機分配接受厄達替尼或研究者選擇的化療。厄達替尼劑量為8mg,每日一次,根據第14天的血清磷酸鹽水平和不良事件,劑量逐漸增加至9mg。化療方案為每3周給予75mg/㎡多西紫杉醇或320mg/㎡長春氟寧。 持續治療直至疾病進展、出現無法耐受的毒性或撤回同意。通過CT或MRI進行的評估在6個月內每6周進行一次,在接下來的6個月中每12周進行一次,然后根據臨床指示進行評估。主要終點是總生存期,次要終點是無進展生存期、客觀緩解率和安全性。 在之前的抗PD-1隊列中,厄達替尼組中有33.1%的患者接受過一線全身治療,其中24.3%接受化療加抗PD-1治療,8.1%接受單獨抗PD-1治療。在化療組中,25.4%的患者接受過一種既往全身治療,其中11.5%接受聯合治療,12.3%單獨接受抗PD-1抑制劑。 在厄達替尼組中接受過兩線全身治療的患者(66.2%)中,第一線治療為單獨化療(56.6%),化療加抗PD-1抑制(4.4%)。接受化療的患者(74.9%)的這些比率分別為58.5%和7.7%。厄達替尼和化療組患者的第二線治療包括單獨抗PD-1抑制(55.9%vs58.5%)和單獨化療(7.4%vs10.8%)。 兩組之間的其他基線特征非常平衡,包括患者年齡(約66歲)、性別(約70%為男性)和種族(約60%為白人)。約75%發生內臟轉移(約23%發生在肝臟)。幾乎所有患者的東部腫瘤合作組表現狀態均為0或1。厄達替尼組中30.1%的患者和化療組中36.9%的患者的原發腫瘤部位是上消化道。厄達替尼組92.7%的患者和化療組86.1%的患者觀察到低PD-L1表達(綜合陽性評分<10)。基線FGFR改變包括突變、融合或兩者兼而有之。 所有亞組的結果都是一致的。最大程度的獲益出現在易位患者和上消化道原發性腫瘤患者中。厄達非替尼組FGFR易位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期為16.4個月,而化療組為8.0個月。上消化道腫瘤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期分別為23.3個月和厄達替尼組和化療組7.2個月。 在厄達替尼安全隊列(n=135)中,45.9%的患者至少發生過一種與治療相關的3級或4級不良反應。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高磷血癥、腹瀉、口腔炎、口干、掌跖紅腫感覺和甲剝離。 在化療組(n=112),46.4%的患者經歷了3級或4級治療相關不良反應。最常見的任何級別和3級或4級反應是貧血、脫發、惡心、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白細胞減少癥和發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 厄達替尼組和化療組的治療中斷率分別為8.1%和13.4%。研究人員表示,厄達替尼組的不良事件大多可以通過劑量調整和支持治療來控制。 “海得康”挖掘海外已上市藥品資訊,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海得康醫學顧問咨詢電話:400-001-9769,官網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醫藥信息內容僅供參考,具體疾病治療和用藥請咨詢醫生評估,海得康不承擔任何責任。本站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