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蘆可替尼適應癥: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治療效果好不好?蘆可替尼仿制藥價格时间:2021-09-03 作者:海得康醫學編輯劉曉曦【原创】 阅读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是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allo-HSCT)的主要限制因素,臨床上通常采用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然而并非所有患者對標準的糖皮質激素治療均有反應,根據aGVHD的嚴重程度,反應率波動于30%~60%。allo-HSCT后并發激素難治性急性GVHD(SR-aGVHD)的患者預后通常較差,且在過去的三十年間,針對此類患者的治療研發進展甚微。 選擇性Janus激酶(JAK1/2)抑制劑蘆可替尼在SR-aGVHD患者的一項II期臨床試驗(REACH1)中顯示出了潛在療效,為此類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機遇。 研究納入309例患者,其中蘆可替尼組154例,最佳可用治療組(BAT組)155例。 BAT組中最常見的療法是體外光分離置換療法(ECP),有41例患者(41/150,27%)接受了此種療法。BAT組中有49例患者(49/155,32%)因對治療無反應,在第28天或之后改用蘆可替尼治療。蘆可替尼組患者的中位隨訪時間為5.04個月(范圍:0.03~24.02),BAT組為3.58個月(范圍:0.03~23.62)。 蘆可替尼組第28天的ORR與第56天的DOR均優于BAT組 研究顯示,蘆可替尼組第28天的ORR高于BAT組(62% [96例] vs 39% [61例];優勢比為2.64;95%CI:1.65~4.22;P<0.001),兩組達完全緩解(CR)的患者比例分別為34%(53例)與19%(30例);蘆可替尼組第56天的DOR也高于BAT組(40% [61例] vs 22% [34例];優勢比為2.38;95%CI:1.43~3.94;P<0.001)。 蘆可替尼組治療應答喪失的發生率低于BAT組,無治療失敗生存期長于BAT組 據估計,蘆可替尼組6個月時治療應答喪失的發生率為10%,BAT組為39%。與BAT組相比,蘆可替尼的中位無治療失敗生存期(FFS)明顯更長(5個月 vs 1個月;血液病復發/進展、非復發相關死亡或需增加aGVHD全身治療被定義為治療失敗,治療失敗的危險比為0.46;95% CI:0.35~ 0.60)。 蘆可替尼組在1個月時治療失敗的累積發生率低于BAT組(18% vs 49%),并且在18個月內持續低于BAT組,第18個月時治療失敗的累積發生率兩組分別為61%和82%。 蘆可替尼不增加復發與NRM的風險;蘆可替尼組OS長于BAT組 兩組患者在第18個月時的癌癥復發/進展的累積發生率分別為13%(蘆可替尼組)與19%(BAT組);非復發相關死亡(NRM)的累積發生率分別為49%(蘆可替尼組)與51%(BAT組)。蘆可替尼組的中位總生存期(OS)為11.1個月,而BAT組為6.5個月(死亡危險比為0.83;95%CI:0.60~1.15)。 【仿 制 藥】蘆可替尼仿制藥已在孟加拉上市,孟加拉的仿制在最近幾年真的是突飛猛進,已經趕超有著“世界藥房”稱號的印度。孟加拉版Rutinib-5經過孟加拉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合法生產,所以質量有保障。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400-001-9769。 【友情提示:本文僅作為參考意見,具體處理辦法還是要醫生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綜合評估后進行處理。用藥期間隨時與醫生保持聯系,隨時溝通用藥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