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卵巢癌常見的檢查方法有哪些?卵巢癌的治療方法有哪些?时间:2018-10-18 作者:海得康醫學編輯劉曉曦【原创】 阅读 卵巢癌常見的檢查方法有哪些? (1)超聲檢查 B超顯像可測知腫塊的部位、大小、形態及性質。 (2)放射學診斷 鋇餐造影或鋇劑灌腸、空氣對比造影可了解消化道有無腫瘤。CT檢查可對盆腔腫瘤進行定位和定性,并可了解肝、肺及腹膜后淋巴結有無轉移。盆腔淋巴結造影可判斷卵巢腫瘤奶無淋巴道轉移。 (3)腹腔鏡檢查 可直接觀察腫瘤來源和大體情況,以及整個盆腹腔及橫隔,以判定病變范圍和期別。并可吸取腹水進行細胞學檢查,或取可疑組織作病理檢查。然而,巨大腫塊或粘連腫塊禁忌。 (4)細胞學檢查 經腹或后穹窿穿刺抽取腹水進行細胞學檢查,有助于卵巢惡性腫瘤診斷。 (5)腫瘤標志物檢查 胚胎性癌、內胚竇癌患者中甲胎蛋白(aFP)濃度高,aFP大于20μg/L為陽性。β-hCG測定對原發性卵巢絨癌及卵巢生殖細胞中混有絨癌成分者有診斷價值。癌抗原CA125放射免疫測定(CA125大于65U/ml為陽性)對上皮性癌有較高的診斷意義。乳酸脫氫酶(LDH)測定有助于無性細胞瘤的診斷。 卵巢腫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見的腫瘤,近10年來,據統計惡性卵巢腫瘤的患病率明顯呈上升趨勢。惡性卵巢腫瘤因早期診斷困難,治療效果不佳,病死率為婦科腫瘤的首位,嚴重威脅婦女健康。 卵巢腫瘤的病因未明,但據流行病學資料統計,卵巢腫瘤好發于卵巢功能不全的婦女,如月經初潮推遲、絕經期提前、痛經、獨身、不育、人工流產頻繁和高膽固醇飲食、有家族史的人群。 清楚了卵巢腫瘤的常見病因,我們再來了解一下卵巢腫瘤特點。卵巢上皮性腫瘤,卵巢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約占2/3,有良性、惡性及交界性三種。包括:漿液性囊腺瘤、漿液性囊腺癌、黏液性囊腺瘤。卵巢生殖細胞腫瘤,是來源于胚胎性腺的原始生殖細胞的一組卵巢腫瘤,好發于兒童和青年,其青春期的病發率為60%-90%。包括:畸胎瘤、無性細胞瘤、內胚竇瘤。卵巢性索間質瘤,又稱性腺間質瘤。由原始性腺中的性索或特殊的間葉組織形成。腫瘤多有內分泌功能,能分泌性激素。可分為顆粒細胞瘤、卵巢膜細胞瘤和纖維瘤。卵巢轉移性腫瘤,體內任何部位的原發腫瘤的瘤細胞經血管、淋巴管或體腔侵入卵巢,形成與原發病類同的腫瘤。原發性癌灶常見有乳腺癌、胃腸道癌、泌尿生殖道癌等。 卵巢良性腫瘤發展緩慢。初期一般無癥狀,往往在婦科檢查時發現。當腫瘤長大后,常感腹脹,或出現壓迫癥狀,如尿頻、便秘等;而惡性腫瘤早期也常無癥狀,出現癥狀已屬晚期。其癥狀的輕重取決于腫瘤的大小、位置及分期;腫瘤的組織學類型;有無并發癥。 卵巢癌早期治療多考慮手術治療為主,放化療和中藥輔助治療。卵巢癌是婦科罕見的惡性腫瘤。早期卵巢癌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晚期者。所以還是提倡早發現早治療。近幾年早期卵巢癌的治療效果有所提高,一般來說。這主要歸功于準確的手術分期及輔助化療以及中藥的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確定患者的病情和個人情況適合手術,早期卵巢癌的治療首先要對患者做詳細的檢查。并根據分期做手術切除。一般情況下,對于卵巢癌早期患者進行手術切除的時候,一般行子宮全切除,雙側附件及大網膜切除。早期卵巢癌手術治療之后,需要配合化療來控制癥狀,以防擴散和轉移。由于在手術后,患者恢復會有一定的困難,而且化療對患者自身也會有很大的毒副作用。針對這些情況,臨床上常采用中醫中藥來輔助治療,協助患者術后恢復,并降低化療的毒副作用。 早期卵巢癌的治療則行保管生育功能手術,對于一些未生育或是有生育愿望的患者。即激進性手術。這種手術治療是對患者進行患側附件切除,但應認真地進行手術分期及檢查對側卵巢。但是經過臨床上的研究發現,早期卵巢癌的激進性治療具有一定的風險,很多的患者在只切除患側附件后死亡。 可以有效的延長5年生存率,卵巢癌的早期治療如果得當。所以患者除了早發現早治療以外,還要選擇正規醫院進行手術。手術治療之后的化療可以協助抑制癌細胞,防止擴散和轉移。此外,還有重要的一點是為協助患者增強免疫力和降低化療的毒副作用,患者需要服用中藥輔助治療。此外,早期卵巢癌手術治療后如果出現復發,也可以使用中藥來控制癥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