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拉非尼治療失敗后合并肝炎病毒感染的不可切除肝細胞癌的治療選擇
目前,對于索拉非尼(SOR)治療后病情進展的不可切除肝細胞癌(HCC)患者,其治療選擇有限且療效不甚理想。本研究旨在探討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聯合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作為二線治療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納入了93例SOR治療失敗的肝細胞癌患者,將其分為TKI組(n = 37)和TKI-ICI組(n = 56)。我們對兩組的總生存期(OS)、無進展生存期(PFS)、客觀緩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以及安全性進行了評估。
中位隨訪時間為13.7個月,患者中位年齡為56歲(范圍50-64歲),且大多數為男性。所有患者均為肝炎病毒相關的肝癌患者。與TKI組相比,TKI-ICI組的中位OS(19.23個月 vs 7.63個月,P < 0.001)和中位PFS(8.63個月 vs 2.97個月,P < 0.001)均得到了顯著改善。同時,TKI-ICI組的DCR也顯著高于TKI組(83.9% vs 45.9%,P = 0.0003),但兩組間的ORR并未觀察到顯著差異(21.4% vs 8.1%,P = 0.1552)。多變量Cox回歸分析顯示,二線治療方案是影響SOR失敗后肝細胞癌患者死亡和疾病進展的獨立保護因素。此外,Child-Pugh B7是OS的獨立危險因素。在安全性方面,兩組間任何級別或3/4級不良事件(AE)的發生率沒有顯著差異,且未觀察到與治療相關的死亡病例。
真實世界研究表明,與單一TKI治療相比,TKI和ICI聯合用藥能夠為患者帶來更多益處,并且在SOR治療失敗后合并肝炎病毒感染的肝細胞癌患者中表現出良好的耐受性。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更多問題,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海得康官網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僅作為參考意見。用藥期間隨時與醫生保持聯系,隨時溝通用藥情況。圖片侵權,請聯系刪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