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沙替尼耐藥后怎么辦?后續治療方案探討时间:2025-07-02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達沙替尼耐藥是兒童Ph+ALL治療中的主要挑戰,耐藥機制包括BCR-ABL激酶區突變(如T315I突變)、SRC激酶通路活化等。本文結合臨床研究數據,探討耐藥后的后續治療方案。 耐藥機制與檢測 耐藥突變類型: T315I突變是最常見的耐藥原因,占比達34.1%。該突變導致達沙替尼因空間位阻無法結合BCR-ABL蛋白,從而失去療效。 其他突變包括P環突變(E255K)、激活環突變(H396P)等。 檢測方法: 建議通過二代測序(NGS)檢測BCR-ABL激酶區突變,指導后續治療方案選擇。 后續治療方案 更換第三代TKI: 普納替尼:對T315I突變有效,但動脈閉塞事件發生率較高(約12%)。 奧雷巴替尼: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TKI,對T315I突變及復合突變具有強效抑制作用。一項回顧性研究顯示,奧雷巴替尼治療復發/難治兒童Ph+ALL的完全緩解率達80%,且嚴重動脈閉塞事件發生率僅1.6%。 聯合免疫治療: 貝林妥歐單抗(Blinatumomab)是一種雙特異性T細胞銜接劑,可聯合達沙替尼或第三代TKI治療耐藥患者。一項研究顯示,貝林妥歐單抗聯合達沙替尼的18個月OS率達88%。 化療與造血干細胞移植(HSCT): 對于TKI耐藥患者,可考慮強化化療(如Hyper-CVAD方案)后行HSCT。CCCG研究顯示,HSCT可顯著降低復發風險,2年DFS率達100%。 臨床試驗與新藥探索: 奧雷巴替尼聯合Bcl-2抑制劑APG-2575的Ib期試驗顯示,聯合治療的客觀緩解率(ORR)達83.3%,71.4%的患者達到微小殘留病(MRD)陰性。 臨床決策建議 基因檢測優先:耐藥后應盡快行NGS檢測,明確突變類型。 個體化治療:根據突變類型、患者年齡和耐受性選擇治療方案。例如,T315I突變患者優先選擇奧雷巴替尼或普納替尼;無T315I突變者可嘗試尼洛替尼或博舒替尼。 長期隨訪:耐藥患者需密切監測BCR-ABL轉錄水平,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達沙替尼耐藥是兒童Ph+ALL治療中的難題,但通過基因檢測指導下的個體化治療,結合第三代TKI、免疫治療或HSCT,可顯著改善患者預后。 達沙替尼仿制藥已在老撾上市,仿制藥是一種治病的新選擇,如需購買,可自行出國就醫, “海得康”作為一個專業的醫療咨詢平臺,為患者提供有關該藥物的詳細信息和個性化建議。海得康有著豐富的國際新藥動態知識和經驗,能夠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有需要,可以撥打服務熱線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來獲取幫助。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所有內容均根據公開信息查詢整理發布,如有雷同或侵權請聯系刪除。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醫生的專業建議。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藥物治療方案前,請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