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美替尼的皮膚毒性管理:如何應對皮疹、甲溝炎等不良反應?时间:2025-06-24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曲美替尼作為BRAF/MEK/ERK信號通路抑制劑,在治療BRAF V600E突變NSCLC中展現出顯著療效,但其皮膚毒性反應,如皮疹、甲溝炎等,成為臨床管理中的重點。科學規范的不良反應管理策略,可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改善生活質量。 皮疹的分級與管理 皮疹是曲美替尼最常見的皮膚毒性反應,發生率高達57%。根據嚴重程度,皮疹可分為四級: I級:非特異性紅斑和丘疹,累及<10%體表面積,伴輕度瘙癢或疼痛。管理策略包括全身使用潤膚劑,絕大多數患者癥狀可緩解。 II級:累及10%-30%體表面積,瘙癢和疼痛加重。在潤膚劑基礎上,局部加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如鹵米松乳膏),瘙癢較重者可加用抗組胺劑(如依巴斯汀、氯雷他定)。 III級:累及>30%體表面積,伴系統中毒癥狀(如發熱、乏力、食欲減退)。需中斷雙靶治療,停用后加用全身糖皮質激素或TNF-α拮抗劑,局部皮疹繼續使用糖皮質激素乳膏,直至毒性降至I級或以下方可考慮低劑量重啟治療。 IV級:累及面積更大,伴嚴重全身中毒癥狀。若停用雙靶且對癥處理后仍無緩解,應永久性停用。 甲溝炎的預防與治療 甲溝炎是曲美替尼治療的另一常見皮膚毒性反應,表現為指甲周圍紅腫、疼痛,甚至化膿。預防措施包括: 經常修剪指甲,避免指甲過長嵌入皮膚。 保持手部清潔,避免接觸刺激性物質。 穿戴寬松舒適的鞋襪,減少摩擦。 治療方法包括: 局部消毒: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患處。 外用藥物:頭孢粉調漿敷于患處,或涂抹血石脂軟膏。 排膿處理:若已化膿,需由醫生進行排膿處理。 其他皮膚毒性的管理 皮膚干燥:使用溫和的潤膚露或硅霜、維生素E軟膏,避免使用堿性或刺激性強的洗漱用品。 手足綜合征:表現為手掌和腳底紅斑、丘疹、脫屑、瘙癢等。可使用含有尿素/水楊酸成分的外用潤膚劑,出現嚴重炎癥反應時,加用含激素的外用藥物。 光敏反應:曲美替尼可使皮膚對紫外線敏感,增加皮疹風險。患者應避免長時間暴露于陽光下,外出時做好防曬措施,如涂抹防曬霜、戴寬邊帽子和太陽鏡等。 患者教育與自我護理 患者教育是皮膚毒性管理的重要環節。醫生應向患者詳細解釋皮膚毒性的可能表現、預防措施及應對方法,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患者應密切關注皮膚狀況,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向醫生報告。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睡眠等,有助于提高身體抵抗力,減輕不良反應。 科學規范的皮膚毒性管理策略,可顯著提高曲美替尼治療的依從性和耐受性,使更多患者能夠從中獲益。 曲美替尼仿制藥已在老撾上市,仿制藥是一種治病的新選擇,如需購買,可自行出國就醫, “海得康”作為一個專業的醫療咨詢平臺,為患者提供有關該藥物的詳細信息和個性化建議。海得康有著豐富的國際新藥動態知識和經驗,能夠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有需要,可以撥打服務熱線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來獲取幫助。請注意,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應僅作為參考,并不應替代醫生的專業建議。在決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藥物治療方案之前,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