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泊馬度胺聯合地塞米松:復發/難治性骨髓瘤患者的新希望?时间:2025-06-17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RRMM)患者通常已接受過至少兩種治療方案(包括來那度胺和蛋白酶體抑制劑),且對傳統藥物產生耐藥性,中位總生存期(OS)不足1年。泊馬度胺作為第三代免疫調節劑,通過抑制腫瘤細胞增殖、誘導凋亡及調節免疫微環境,成為RRMM治療的重要選擇。 療效數據支持 MM-003研究: 納入455例RRMM患者(均接受過≥2線治療,92%對來那度胺耐藥),隨機分為泊馬度胺+低劑量地塞米松(Pd)組與高劑量地塞米松(HD-Dex)組。 結果顯示,Pd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4.0個月(HD-Dex組1.9個月),客觀緩解率(ORR)為29.2%(HD-Dex組7.4%),中位OS為12.4個月(HD-Dex組8.0個月)。 亞組分析顯示,對來那度胺和硼替佐米雙耐藥的患者中,Pd組ORR仍達23.5%,中位OS為10.2個月。 真實世界研究(OptiPOM): 針對老年(中位年齡75歲)、虛弱(ECOG評分≥2分)RRMM患者,采用泊馬度胺隔日給藥(4mg,第1-21天/28天周期)聯合地塞米松(40mg,每周1次)。 結果:ORR為29.4%,中位PFS為4.2個月,中位OS未達到(隨訪41.9個月);3/4級血液學毒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發生率為24%,低于每日給藥方案的60%。 長期隨訪研究(MM-014隊列B): 泊馬度胺+達雷妥尤單抗+地塞米松(DPd)三藥方案治療RRMM,中位隨訪41.9個月,中位OS達56.7個月,5年OS率為42%。 與DPd相關的3/4級不良事件發生率為22.3%,主要包括感染(15.2%)和中性粒細胞減少(10.7%)。 安全性與耐受性 血液學毒性:Pd方案中3/4級中性粒細胞減少發生率為48%-60%,但通過劑量調整(如隔日給藥)可降至24%。 非血液學毒性:疲勞(35%)、感染(25%)、周圍神經病變(15%)為主要不良反應,但嚴重程度多為1-2級。 劑量優化:泊馬度胺隔日給藥方案在維持療效的同時,顯著降低毒性(3/4級事件減少50%),且藥物成本降低30%。 臨床應用建議 優先適用人群: 對來那度胺和硼替佐米雙耐藥的患者。 老年或虛弱患者(ECOG評分≥2分)。 劑量調整策略: 初始劑量:泊馬度胺4mg/d(第1-21天/28天周期)+地塞米松40mg(每周1次)。 毒性管理:出現3/4級中性粒細胞減少時,泊馬度胺劑量減至2mg隔日給藥。 泊馬度胺仿制藥已在老撾上市,仿制藥是一種治病的新選擇,如需購買,可自行出國就醫, “海得康”作為一個專業的醫療咨詢平臺,為患者提供有關該藥物的詳細信息和個性化建議。海得康有著豐富的國際新藥動態知識和經驗,能夠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有需要,可以撥打服務熱線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來獲取幫助。請注意,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應僅作為參考,并不應替代醫生的專業建議。在決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藥物治療方案之前,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