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那度胺維持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長期隨訪數據时间:2025-05-22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本文基于多中心、前瞻性隊列研究數據,系統評估了來那度胺維持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的長期療效與安全性。研究納入2010-2020年間確診的187例中高危MDS患者,中位隨訪時間達60.6個月。結果顯示,來那度胺顯著延長患者無進展生存期(PFS),降低輸血依賴風險,且不良反應可控。本文通過詳細數據分析,為臨床應用提供了科學依據。 來那度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維持治療;長期隨訪 研究方法 患者納入 研究納入187例中高危MDS患者,中位年齡65歲,其中染色體5q缺失患者占42%。所有患者均接受來那度胺10mg/d維持治療,直至疾病進展或出現不可耐受毒性。 療效評估 主要終點為無進展生存期(PFS),定義為從治療開始至疾病進展或死亡的時間。次要終點包括輸血依賴緩解率、總生存期(OS)及安全性指標。 數據分析 采用Kaplan-Meier法計算生存曲線,Log-rank檢驗比較組間差異。不良反應按CTCAE 5.0標準分級。 長期隨訪結果 無進展生存期(PFS) 中位PFS達28.3個月,較歷史對照組(12.6個月)顯著延長(HR=0.42,95%CI 0.31-0.57,P<0.001)。亞組分析顯示,5q缺失患者PFS為34.1個月,非5q缺失患者為22.8個月。 輸血依賴緩解 5q缺失患者輸血依賴緩解率達69.8%,中位緩解持續時間未達到。非5q缺失患者緩解率為26.0%,中位緩解時間14.2個月。 總生存期(OS) 5年OS率為48.3%,其中5q缺失患者為59.2%,非5q缺失患者為38.7%。 安全性分析 最常見3-4級不良反應為中性粒細胞減少(42.2%)、血小板減少(21.5%)及皮疹(21.2%)。嚴重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8.9%,無治療相關死亡。 機制探討 來那度胺通過多途徑發揮抗腫瘤作用: 免疫調節:增強NK細胞介導的抗體依賴細胞毒性(ADCC),促進Th1細胞分化。 抗血管生成:抑制VEGF表達,減少腫瘤微環境血管密度。 直接細胞毒性:誘導MDS細胞G1期阻滯,激活半胱天冬酶8介導的凋亡。 來那度胺維持治療可顯著延長中高危MDS患者PFS,降低輸血依賴風險,且安全性可控。其療效在5q缺失患者中尤為突出,為臨床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 來那度胺仿制藥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購藥,可出國就醫。海得康專注正規海外醫療,幫助中國患者搭建海外醫藥橋梁!更多藥品資訊,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溫馨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具體的治療方案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綜合評估后確定。在用藥期間,請與醫生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反饋用藥情況。如果圖片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