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停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后的效果評估时间:2025-01-03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雖能顯著提高慢性粒細胞白血病(CML)患者的生存率,但同時也伴隨著一系列不良反應,尤其是疲勞和腹瀉。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在停用TKI后能夠安全地實現無治療緩解(TFR)。本研究旨在評估CML患者停用TKI后的分子復發(MRec)情況以及患者報告結果(PRO)。 本研究共納入了172名慢性期CML成人患者,他們之前通過伊馬替尼、達沙替尼、尼洛替尼或博舒替尼治療已使疾病得到良好控制,并進行了至少3年的隨訪。 分子復發定義為通過中心實驗室測試喪失主要分子反應,即BCR-ABL1國際量表比率超過0.1%。為更精確地檢測分子復發,對RQ-PCR(實時定量聚合酶鏈反應)檢測不到BCR-ABL1的樣品進一步采用了ddPCR(微滴數字聚合酶鏈反應)技術。 在172名患者中,中位年齡為60歲(范圍21-86歲)。171名可進行分子分析的患者中,112名(65.5%)保持了主要分子緩解,104名(60.8%)達到了TFR。研究發現,TKI停藥時(風險比3.60;95%置信區間1.99-6.50;P<0.001)和停藥3個月時(風險比5.86;95%置信區間3.07-11.1;P<0.001)與MRec獨立相關。具體而言,RQ-PCR可檢測到BCR-ABL1的患者分子復發率為50.0%(28人中有14人),RQ-PCR無法檢測到但ddPCR可檢測到的患者分子復發率為64.3%(56人中有36人),而兩者都無法檢測到的患者分子復發率僅為10.3%(87人中有9人)(P≤0.001)。 在達到TFR的112名患者中,停藥12個月后,90名(80.4%)患者的疲勞癥狀有臨床意義的改善,39名(34.8%)患者的抑郁癥狀有臨床意義的改善,98名(87.5%)患者的腹瀉癥狀有臨床意義的改善,24名(21.4%)患者的睡眠障礙有臨床意義的改善。然而,也有少數患者報告了疼痛干擾的加重。值得注意的是,重新啟用TKI會導致PRO的惡化。 本研究表明,對于CML患者而言,停用TKI是安全的,且60.8%的患者能夠維持TFR。此外,TKI的停用與PRO的顯著改善相關。這些發現對于醫生在決定是否停用TKI時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研究還發現停用TKI時通過RQ-PCR或ddPCR檢測到的BCR-ABL1與較高的MRec風險相關,這一發現的臨床意義有待進一步研究驗證。 “海得康”一直緊密跟蹤國際新藥的最新進展,并致力于為國內患者提供關于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請撥打我們的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們的專業團隊會為提供詳細的咨詢。 溫馨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具體的治療方案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綜合評估后確定。在用藥期間,請與醫生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反饋用藥情況。如果圖片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